美文网首页
“野无遗贤”

“野无遗贤”

作者: 一唱三叹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04:03 被阅读0次

        酒后,渴醒,睡不着,听书有感。

        唐朝天宝六年的科举考试是中国科考历史上的奇葩。本来朝廷打算搞一次扩招,但考试结果竟是一个都没有录取。这事搁到今天,就是一次降低分数线的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但没有一人上线。想想,这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影响,会闹出多大的群体事件!唐朝时读书人少,参加科举的更少,几千人应该有吧?即使人少,也是唐朝社会的精英呀。当时把持朝政并总裁这次科举的人是宰相李林甫,就是那个“口蜜腹剑”的大唐奸相。他为啥这么干,又是怎样向皇上交代的呢?事后,李林甫向玄宗报告:“恭喜皇上,大唐帝国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已经进入盛世,所有的人才都已纳入公务员队伍,通过这次考试没有发现可用之人充分证明我朝人才济济,可以说是“野无遗贤”呀。皇上圣明!皇上万万岁!”李隆基很高兴,竟然没有究问细情,继续沉醉在和杨玉环的卿卿我我之中。李林甫权谋老辣,若评价弄权的水准,该为他点个赞!

        落第者众多,就日后成就而论,最著名的是一个叫杜甫的河南籍考生,他时年三十六岁,年富力强、踌躇满志,处于体力、精力、智力和进取心的黄金之年。

        李林甫为相多年,独掌大权,嫉贤妒能,压制民意,导致朝堂混乱、法纪废弛,群臣唯其是瞻,重用胡人,以安禄山为代表的节度使割据四方,内忧外患,为唐朝国运转衰埋下隐患。后世人分析李林甫恣意逆行的原因,一说是其心胸狭窄,害怕有才之人进入官僚系统,威胁他的地位和掌控。我倒觉得宣示威权才是主要目的。能够将众人的命运玩弄于掌股之间,予夺予取,皆由我意,顺昌逆亡,何等威仪。权为我所用,才是硬道理。至于杜甫们的命运,如果不是出了一个杜甫,后人谁会留意?套用《三体》里的一句话,就是“消灭你 与你无关”。在我脚下只有草芥和蝼蚁。要的就是你们怕我。只要我过好,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往事越千年。同样的情节或许还在某些角落里日复一日的重演。

相关文章

  • 野无遗贤

    说一个不算新闻的新闻:2012年8月,某公办大学在市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公开招聘21名教师的广告。 广告中除了报名截止...

  • “野无遗贤”

    酒后,渴醒,睡不着,听书有感。 唐朝天宝六年的科举考试是中国科考历史上的奇葩。本来朝廷打算搞一次扩...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43】

    用人的理想状态:野无遗贤,朝无幸位。有才德的,没有一个漏掉的;没才德的,没有一个在位的。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

  • 读书笔记(2)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2018-12/28 野无遗贤 下午读完此书第三章 “骑驴十三载”(745-749) 在这一章节里面,洪业用了大量...

  • 杜甫(五)

    困守长安 1,35岁(天宝六载747年),杜甫长安应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

  • 双侠拾遗录

    第一回:藤王阁王妃醉酒,白眉侠少年和诗。 话说盛朝多仕年间,野无遗贤,朝廷决定三年内不举行科考,以免人才过剩。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野无遗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up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