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有“秩序敏感症”的人。什么是秩序敏感症?简单地说,就是一旦计划有变,就很容易陷入到情绪低落里。
元旦伊始,我给自己定下了许多目标:练字、运动、读书、背古诗、做计算题,同时还有简书日更。刚开始,觉得游刃有余,还兴致勃勃的加入了一个写作打卡营。
但随着春节的临近,日常琐碎的事情比较多,计划总是容易被打断,每天都有完不成的任务,然后就会陷入自责和情绪低落中。
今天,我停下所有任务清单,做了一个深刻反思。工作也好,生活也罢,一定要学会精简。
1.放下追求完美心态。
是的,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总想做到最好,总会不自觉的给自己加压。
人到中年,要放下追求完美的心态,守好自己的主线任务。比如读书、码字、运动最为重要,那么每天就优先安排这三件事,除此以外再根据时间,安排其他任务。
保持松弛感也很重要。让生活慢一点再慢一点,放松自己,才能容纳更多的可能性。“松弛感是一种智慧,它能让你在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2.学习高效管理精力
干扰是效率的大敌。有时明明想认真读一本书,结果朋友的一个电话打过来……,明明想提笔练字,但转身却拿起了手机……
对此我计划适当屏蔽干扰消息,比如读书前把手机设置“勿扰模式”,并放到视线以外的地方,一个时段就专心用来读书。
学会屏蔽外界的声音,保持一定的钝感力,才能从容不迫,专注做好当下。
此外,找到自己一天中的高效时间段也至关重要。这段时间养成了早起写作的习惯,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早起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刻完成主线任务,是个提效的好方法。
3.家庭和谐要学会分工与放手。
家里乱一点,我总是无法忍受,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洁癖,总之我是那个“眼里有活”的人,但琐碎的家务确实很消耗时间。
2024年,我要修炼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眼瞎心大”,学会看不见,乱点又何妨?先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完再说。
不过度关注孩子。网上有个问题:“一个小孩子他能干什么呢?有人答,他能让一个大人什么也做不了。”
很扎心吧对?但这就是事实,只要你事无巨细,一个孩子绝对可以耗光你的全部耐心和精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解放自己,也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家庭成员之间合理分配家务,是家庭氛围和谐的基础。我做饭你洗碗,我洗衣服你打扫房间,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但全部由一个人承担,堆积起来就是怨气,也是容易引发家庭内耗的起点。
以上几点,是我的反思,也是接下来要努力去实践的方向。
总而言之,生活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充满变数的马拉松。人到中年,让脚步慢半拍,给自己时间适时停下来休整、才能更好地前进。
写在最后
一首木心创作的《从前慢》送给大家。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