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动笔写文章了,今天之所以要写这个主题还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新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71940/aca0d1e283f48344.png)
四年前的招远杀人案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我内心也是有着不小的冲击。而说到邪教,就不得不提到“洗脑”这个话题。这让我想到了《盗梦空间》的故事:小李子扮演的主角一行人受委托给一个富二代植入“放弃继承家业”的想法,从而影响了他的行为,他后来真的如人所愿放弃了继承权。看电影的时候我便在想,洗脑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对意识的影响能够如此直接的体现在行为上?意识对行为的控制程度有多强?做什么才能真正的影响到对方的意识呢?平时我有在没觉察的情况下受到他人洗脑的影响吗?受到这样的影响后我的行为又是怎样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71940/149dcd4da65f7296.jpg)
抱着这样的疑惑,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看了大量影视作品和书籍,并代入到生活中,终于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思考,实在是不吐不快。
这个词看起来很直接,但其实有一个更学术的别名——意识植入,它总和一些负面事件紧密联系到一起,比如传销、纳粹、极端宗教等等。其实,这个词不只和这些事件有关,它还真实而频繁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也写作“意识型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当一个人对一个想法完全认同的时候,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做某一件事情。最著名的相关言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所说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意识能够影响到行为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我看来,所谓“洗脑”、“意识植入”就是建立一套完善且自成体系的思想学说,通过各种手段对他人进行思想灌输和重构,在对方深信不疑后,便可以肆意开展对他人的行为控制从而实现个人目的的一个过程。
那么,人们如何被洗脑,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古今中外,很多著名政治家和宗教教主都具有极强的煽动性,他们凭借个人魅力和缜密的思维有了无数追随者。这件事其实十分常见,但却极少被拿到台面上来说。在查阅了很多资料、案例之后我先总结出了一套洗脑过程的规律如下:
步骤1
先了解对方的弱点和缺陷——对方知识上是否有真空区,性格如何,是否有发自内心的恐惧,精神上是否有需求;
步骤2:
证明自己的专业度和权威性,凸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宣扬自己思想体系中对对方有利的一面,并不断抛出美好未来的证明,能够满足对方的需求,使其建立好感和信任度;
步骤3:
利用对方的需求和价值观中最重视的东西,建立起对方内心的恐惧,妖魔化其他思想体系,通过威胁使其抛弃正常的批判性思维,全心接纳这套体系;
步骤4:
沉浸式、重复地接触该体系,并切断其对外界的接触,并加强威胁和恐惧;
步骤5:
开始控制对方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重复前几个步骤的循环,直到对方深信不疑,成为一具不会思考、只会服从的傀儡。
当然,这是最极端的一个过程,看似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很低,但其实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其实还是有很多变相“洗脑”的过程:小到日常生活中你阅读到的一篇文章,大到政治思想管理,只要涉及到说服和后续行为的,都可以称之为洗脑。根据后果和恐惧威胁的严重程度分,轻点的是文化传统教育,中等程度的是政治军事管理,最为严重的则是极端宗教。不同的体系在这些步骤的顺序、深入程度均不一致,例如传统教育不会切断受众对外界的接触,政治军事管理不会凭空建立恐惧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框架进行修改后建立执行的。
为了论证这个规律的普适性,让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1. 传统文化教育——
女德文化:
无论是线下的女德学堂,还是线上的ayawawa,这个洗脑的过程都非常典型——告诉前来求教的满腹苦水的女性们(找准需求),所有问题都是自己身上的(灌输观念),人生中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信女德(恐惧和威胁),只要信了就会迎刃而解,还请出各种托儿来证明此事的真实性(美好憧憬),最后实现自己流量、口碑和物质上的丰厚利益。若是上升到社会意义上的话,则是讨好男权社会,为其输送不会独立思考、只会依附的女奴。
“听话”文化:
从小父母的教育孩子要“听话”(灌输观念),不接受任何质疑,如果不听话则断绝经济来源(找准需求),道德绑架、打骂、责罚都是常事(恐惧和威胁),最终实现自己对孩子人生的全盘掌控。
2. 政治军事管理——传销、军训:
传销
最臭名昭著的洗脑程序。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灌输盈利的目的,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
军训
一种变相的意识植入。其核心宗旨是“服从”,通过高强度的生理训练或责罚,剥夺被训者的精力,使其丧失自我思考的本能,从而实现控制和征服的目的。
3. 极端宗教传教
FLDS教派
美国犹他州的希尔达勒区域存在一个摩门教基要派(FLDS),是一个一夫多妻的特殊群体,在美国西部的一个特殊群体中,这一古老制度仍被奉行不渝。这些虔诚的摩门教基要派(FLDS)教徒让上帝的子民遍天下而努力娶妻生子,构建起的庞大家庭成员可达几百人。其洗脑方式和其他邪教如出一辙,他们告诉信徒,必须信教才能升入天堂,如果不信的话则会跌入地狱。从而实现教会统治阶层的目的——剥削弱势群体(女性)的剩余价值,并通过强权逼迫达到个人趣味(恋童癖,性侵等)。
素晴日
日本Galgame《素晴日》中通过人物对白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少年在学校中如何建立一个邪教,并且引导所有学生跳楼自杀的故事。他先在校园网络中散布负面信息,造成大范围的恐慌,然后突然主动站出来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引导人们相信他。随着信任的加深,他一步步引导大家开始相信“死亡才是归宿”的观念,最终实现了自己个人的报复目的——身边的人都得消失。
类似的案例其实数不胜数。试想,咪蒙们的的营销洗脑文给年轻女性灌输消费主义至上的陷阱,公知们的《你正在被你的同龄人抛弃》又给多少年轻人带来了焦虑,他们笑盈盈的看着人们心急如焚的同时不断地把大把大把的银子赚进了自己的腰包。仔细分析他们的文章,其实都是这么一个套路:先灌输焦虑,制造恐惧,然后给出一个解决办法告诉你有了这个之后问题全部都能迎刃而解,未来无比美好,如果有人反对这些观点,粉丝则对其口诛笔伐——是不是看起来跟上述规律非常相似?是不是有时候也不知不觉的受到了影响?由此可见,“洗脑”的过程其实频繁的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无孔不入,悄无声息。
了解到这个过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过程的受众——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植入意识形态?
在查阅了许多案例之后我发现,容易被一些明显有逻辑漏洞的观念洗脑的人群都有这样的一些共性:生活中遇到问题苦闷无法自我疏导和解决;教育水平有限,缺乏正常的辨别能力和逻辑思维,没有广阔的信息渠道;自卑,缺乏反抗的胆量;因为外界因素一直生活在对应环境下无法接触外界信息。除了最后一种是客观因素导致的,其他都是较为主观的特质,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规避的。
既然这样的人容易被洗脑,那么规避类似主观因素的影响,不断修炼、提升自我,才能本质上抵抗恶性意识的植入。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它是你所有意识形态、三观的直接反映,不断优化这个操作系统,正确的自我开导,处理情绪,建立正常的批判性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开阔的眼界,建立自信并对不确定的事情敢于说不,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思想“防火墙”,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开这个问题。同样的,在生活工作中也可以借鉴此套方法,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思想并说服对方,或是高效的管理团队,这也是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工具。
综上所述,我们从目的、过程、受众和辨别方式这几个维度了解了洗脑的艺术。希望大家能够在读完此文后充分辨别身边的潜在“威胁”,完善好自我的防火墙。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想办法占领。守好自己最为自由的一片天地,也是守卫自己人生的控制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