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在丽江的一个寨子里,一间昏暗的屋子,几个老人用东巴语言和乐器在吟唱,表演,意境悠远深邃。然而村长却对我们讲,现在愿意学东巴文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村里的老人走一个少一个。
这许多年,我不知道国家以及社会对于非遗文化的抢救是否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彼时老村长言语之间的无力感,是我时隔多年依然能感受到的忧伤。
我不是一个坚定地唯物主义者。所以很多时候,我愿意去相信这世间万事万物存在或消失都有它的必然性。我们会为一件新生事物而欣喜不已,那么就必然会为一件事物的消亡而惋惜万分。
今天去位于梧桐山脚下的丰记庄饼店。品牌创立于1948年,典型的家族作坊式企业。主理人兰姐生于1940年,85年奉父命到深圳开设丰记庄饼店。看到店里的电视里播放着的南方卫视的采访视频。电视里的兰姐还是一个乌黑短发,精明干练的中年女商人,然而此时在我们面前的却已是一个皓首苍颜的老媪。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2955/df471b69aab3e3c4.png)
近半个世纪的深耕,兰姐对于食品自然有着丰富的感知度和经验。虽然已年过八旬,说到丰记庄,说到食品,说到生意,她依然是侃侃而谈,思路敏捷,风趣幽默。丰记庄饼店从开发新品,到原材料的选择,到出品品质的把控,目前看来应该都是兰姐一个人以经验在把关。
中式点心的制作不同于西式快餐,配料表里的“少许”就是个经验数值。制作之人如同卖油翁倒油:“无他,唯手熟尔。”而这个手熟却非一日之功。兰姐指给我们看,店门口的一棵大树,说那是她刚到深圳的时候种下的,当时还是一棵小树苗,现在已是一人都无法合抱了。近四十年的时光沉淀了一个老字号,也让小树变葳蕤,青丝覆白雪。说到品牌的延续和手艺的传承,兰姐用了子女的一句原话:“你做饱它。”这句粤语直译过来,应该就是,我们对这个没有兴趣,你一个人做个够。
从丰记庄出来的时候,再一次有了二十多年前的那种遗憾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2955/831b65005fb7efde.png)
这种遗憾就像我看着时间如沙,在指间越用力越流尽;岁月如尺,在生命里横亘,再想念也回不去昨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