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门关于定性写作的课,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选择一个公共的地方,不被人发现的观察十小时左右,写一篇观察报告。我选择的是观察地铁上的人,主要是方便,省事。我每周固定的要坐几个小时的地铁,而且路线是固定的。地铁上写东西也不容易被人发觉,万一有人好奇,我也可以写中文就没有人认识了。
我连续写了三周的观察日记。我并没有在地铁上看见什么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故事,没有什么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主要原因是Denver的地铁一点都不繁忙,也没有多少人,除了特殊的日子,大家基本都是有座位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冲突,自然也就没什么特别的故事。而且我坐车的时间基本也比较固定,避开了高峰时段,每次一上车,一节车厢里有十个人我就感觉好多人啊,这在国内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尤其是北京的地铁,十个人,十倍都是有可能的。
我发现了一些模式。在我坐地铁的时间段,坐地铁的主要都是白人,而且以男性为主,女性通常不到20%,中年女性几乎更少,几乎没有小孩。当人们上地铁时,通常会选择地方宽敞,远离陌生人的位置坐,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选择靠窗户的位置。一部分人会选择看手机,一部分人会听手机,一部分人什么都不干,只是看窗户外。越年轻的男性越会看手机,年龄越大的越不会看手机,女人比较分化。对于陌生人,所有的人都是面无表情,不说话,不会有眼神接触。但是如果有认识的人坐在一起,一部分人会选择对坐,而且是岔开的对坐,然后时不时的交谈,另一部分人会挨着坐着一起,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会很热烈的交谈,表现出非常亲密的关系。但是年轻人即使是朋友坐在一起,有时也会选择看手机。几乎没有人看书或者杂志等纸质的东西。
当然某些晚间市中心有体育比赛,地铁里也会挤满人,但是这些模式也一样的适用。只不过更多的男性站在一起交谈,更多的男性在地铁上。每个陌生人仿佛都是一座一座的孤岛,漂浮在地铁这片海洋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