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早期中国的鬼》:不惧怕与鬼同行

《早期中国的鬼》:不惧怕与鬼同行

作者: 毛石 | 来源:发表于2023-07-24 09:15 被阅读0次

人们都希望往生后有个好结果,能成仙、成神、成佛。为表述方便姑且统称这三种为神。因此,神是人的神,神是因人的精神、思想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并且人们赋予神某种意义,行好事、心向善,死后的人便能成神。

以上是人们美好的期望,与美好相对的是邪*恶,而对于邪*恶者会有什么下场呢?《早期中国的鬼》这本书中称“如果没有鬼,世界就不完整”。若按阴阳学说理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因此有神必有鬼与之相对,这样才能完整。好人、行善者成神,坏人、做恶者成恶鬼。

那么鬼的世界和内容是什么呢?这本《早期中国的鬼》会告诉你这个不令熟知的世界。《早期中国的鬼》作者是蒲慕洲,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少数于古代埃及、古代社会与宗教,比较古代史研究三方面均有建树的学者,其中、英文著作多种。本书原以英文写作,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早期中国的鬼》全书共有七章,先是讲述了鬼所具有的人性,D二章从书籍中寻找鬼的轨迹,第三章从封建社会制度角度来看待鬼的问题,第四章是对古代志怪小说中的鬼进行概括总结,第五、六两章是讲述佛家、道家与鬼的关系,第七章比较研究下的中国鬼现象。

读完《早期中国的鬼》,我个人更是对鬼神充满敬畏的,是相信鬼神是存在的。是否可以思维发散一些、思维活跃一些,把鬼神换个说法,把鬼神与灵魂划上等号。世界范围内有多种信仰内容有“灵魂不灭”之说,认为鬼是存在的。对于“鬼”,《说文》中“人所归为鬼”。“归”字含义丰富啊,有所归,必然有从何来。所归即是来处。归意味着人是从一个点来的,死后又回归到这个点。成语“三魂七魄”也是灵魂所具体化,名字分别为胎光、幽光、爽灵,每个魂都有其各自职能。

读完《早期中国的鬼》第四章中主要讲述了古代志怪小说中的鬼,了解这部分内容后,对于志怪小说的阅读仿佛打开了一扇门,别简单以为志怪小说仅仅写些鬼狐等故事,这些故事更是直指人心。在光怪陆离中口味人情冷暖。

《早期中国的鬼》会为你打开一个所不被熟知的领域,而这里面又包含了一切,文化、信仰、文学、人心等等,你想踏入这个世界吗?

相关文章

  • 人间鬼世

    呀! 这是鬼世? 不。 这是人间。 我曾幻想, 有一日可以看看鬼世。 某一瞬, 我愿望成真。 与鬼同行, 荒坟与房...

  • 我喜欢中国的鬼

    看多了鬼电影,分清楚了西方的鬼与中国的鬼的差异,西方重恐怖,鬼一现身就让观众恶心的,少胳膊,断两足...

  • 阴阳寮的时代

    百鬼夜行就是中国古代时说的夜走鬼。中国古代捉鬼的术士圈里面有句话,夜走千万鬼,鬼煞走第一。夜走鬼出现有个特征,在一...

  • 中国妖怪故事——不净巷陌鬼和长恩(340-341)

    中国妖怪不净巷陌鬼。不净巷陌鬼出没于巷间小路,捡食垃圾或肮脏的东西吃。前世给出家人吃不干净的食物,故受此报。 此鬼...

  • 白毛鬼深度分析

    白毛鬼是韩剧《夜行书生》中的人物,他没有名字,人们称他为鬼。鬼惧怕阳光,白天不出门,只有晚上才会出来觅食,而他的食...

  • 2020-08-15

    制约自己的10个模式 1,舍不得鬼 2,旁观鬼 3,懒鬼 4,抛弃鬼 5,感觉鬼 6,恐惧鬼 7,想太多鬼 8,不...

  • 有二:遇鬼

    路遇一只鬼,从南走向北 不顾是与非,不见白与黑 不闻喜与悲,不分头和尾 知我者其谁,独此孤独鬼 路遇某只鬼,与我擦...

  • 不死

    你。 像不死的鬼。 满足于不死。 不选择生。 因为有人相信。 所以才能存在。 被人惧怕。 或是被人供奉。 没有目的...

  • 简书晚报160816——《中国的鬼节为什么不热闹》

    历史·写在中元:中国的鬼节为什么不热闹 作者:仓廪一间 第一,中国人当然也惧怕鬼,但是受儒学的影响,中国人并不将鬼...

  • 曲儿 09 中元

    观人如观心 观鬼即观魂 鬼域无人晓 常世各自知 人寿弹指尽 鬼亦有穷极 无人不入梦 无鬼不羡仙 谁懂魂与夜 来去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早期中国的鬼》:不惧怕与鬼同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bq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