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各种节日,人们都会祝别人快乐。而仅有的几个节不能说快乐,如清明,我们知道是纪念已经死去的亲人,所以清明节不能说快乐。端午这个节日,也是,人们不说快乐。都说安康,这是为何?曾经学习过。可是记忆模糊了。
古人他认为基数为阳,偶数为阴,五月初五在古代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再者端午节时是夏天到来之际,这是害虫和有害微生物滋长滋养,人很容易生病,人们便觉得这个节气是不好的。古人觉得夏至和五月初五特别闲,所以要辟邪,比如采百药,泡蓝草澡,挂五彩绳,所以这些风俗就流传了下来。关于屈原的传说也是这样,处处透着辟邪的味道。楝树的叶子不大,不适合苞米选它就是因为楝数中有苦味,素能驱虫。在古人看来,五彩神也是有辟邪功能的。
在这看来,人们首先要的是平安稳定。然后才会有快乐,幸福。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中大多数人们的祝福还是希望首先要平安。那时的人们若有外出,更是常年不见家人。便有了月圆思念的意境。再如大的中秋节,春节,我们首先期盼的还是团圆,平安。在大家基本能够稳定之后,快乐这个词渐渐登场。因为有了稳定,平安才可以有快乐。这也像极了人们在追求温饱之后再追求小康生活一样。先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然后再有精神上更高层次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