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又何必在乎过程中的胜负。写作本就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想要有所建树,必须付出更多的阅读和练习。那些天生的写作者也并不仅仅靠着那点天资,家里的书上早已粘上了印记。后天的努力是成就一个作家必备的神奇,所以凡是以此为目标的我们,都应该把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日也不可泄气。
我们身边存在着林林总总的朋友,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创业者……不同的职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其中包括社会地位,价值观,还有就是财富。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要有一个更加稳固的未来,需要一定的垫脚石来撑起一片天,扬起希望的风帆,这样走的才会有底气,不至于面对困境的时候手足无措,不知所以。你身边肯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收入可以,每天朋友圈总是刷新着新的旅游胜地,吃着各种美味佳肴,开着车奔波在遥远的大理。面对如此,你的心中有没有一丝丝羡慕之意,我想如果是个正常人都会,我也不例外。写作需要的素材其实都来源于生活,广交朋友才能扩宽视野,才能积累更多的生活际遇和意义。在大冰《我不》里,我羡慕他拥有五湖四海的兄弟,还有一群不平凡经历的人生阅历。认识一个人很容易,但是成为生死兄弟却需要真诚来换的那一颗心意。不要随便就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样的意义无非增加了一时的欢愉,游历完之后又会陷入长久的焦虑。
看书的时代好像在慢慢褪去,视觉上的和听觉上的东西不断随着占据我们零碎的时间和睡意。生活的压力也在挤压那剩余时间的间隙,真正把阅读当成习惯的人唯有那些把此当成事业的人啦!泾渭分明的界线早已在平日里的爱好中显而易见,吃饭、旅游、看电影、游戏,唯有读书没有一席之地,问其原因,不喜。我有一位外国笔友,在回信中一直在报道着她又开始了新的语言学习,算起来已经有了四五种外语,反观自己,英语学了打半辈子,还没有过六级,与人交流还是躲得远远不敢张嘴说话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我想并不是只有个人的意愿在影响他们的格局,还有就是他们接受的教育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开放的教学模式,释放孩子的想象力,而我们欠缺的就是结果是如何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填鸭式教育,过程和结论通通记住就好了,至于为什么老师也很难全盘托出新意。教育方式的革新需要好几代人努力,国情制约着教育方式的适用性,而作为新生一代的我们,即将成为父母的我们有义务在我的孩子身上进行诱导,作出更高深地学习。多学习一门语言,就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事迹,就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有趣的灵魂。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从中感悟真谛,引领我们在寻梦的过程中越走越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