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定要批判(初)

一定要批判(初)

作者: 克洛伊ee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15:46 被阅读0次

    我们在书籍引领的想象中认识自由,也开始体验这种独特的自由。那是一种奇怪的体验,如同天使伸出手来,感觉自己飞速上升,发现自己的思维突然脱出环境的桎梏,突然有一种灵魂飘荡在空中的超逸。
    ——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

    今日书摘的主题是:“阅读让你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在哪里?”

    我想说是我的思维深处。

    我一直觉得明确知道自己的目标,有所追求是一种能力,而我练习很久,也没有掌握这项能力。一直以来,只能说是在新手与入门间徘徊。这期间,形形色色的书籍让我发现了许多快捷通道;这场修炼虽仍在途中,却也没有过误入歧途。

    在这信息光速传播、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形式由原来固定死板的40-45分钟的学校课堂,转变成课外也能进行的,时间更长但也更自由的辅导班,再到现在五花八门的线上网课。所以更别提阅读了,整块时间变得奢侈(特别是对我这种读的慢的),人们更倾向利用通勤的几十分钟看看早间资讯、热门搜索一类的碎片信息。这些信息涉猎繁多、总结到位、观点新奇,让我们不用怎么过脑子就能抓住最近的流行,同时也能多一段谈资,就好像那些观点是自己总结出来的。

    当然,读短篇资讯和长篇文学都叫阅读,但是后者胜在“自由”。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则快讯的好处是,作者已经把事件或者观点的核心提取出来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摄取——如果觉得他的观点不合我意,那么大可去找另一篇不一样的视角。像挖金币一样,总能在这样那样的空隙中挖到点宝物。书籍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非实用型”——作者们架空一个世界(观),或者挖掘我们这个世界不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他们用文字设好了参观路线,却又偷偷留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自己乱跑。但是在乱跑的过程中,我们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像一个有很多出口的迷宫,虽然每条路用时不同,但我们不会被困在里面,而出口就是思维的成长。

    有什么比书目的选择更多呢?/freejpg

    我也是慢慢习惯了浏览资讯热点,甚至从文字转移到了图片、视频,但是心里清楚,我不能这样,所以时不时要把自己从“摄取的快感”中拔出来,针对感兴趣的话题,找本不错的书(我通常是凭缘分盲选,从未踩过雷),自己总结观点。不过,我总结出来的从来都不像那些“编辑精选”的文章一样,立意新颖,取精去糟,而且总结的过程是有点痛苦的——这都是平常习惯于接受别人观点留下的后遗症,学校里教的“批判性思维”都要还给教授了,哪里还有个哲学专业的样子......想到这点就对不起教授,我一定得痛改

    以前我不能理解读小说的意义(虽然自己最喜欢的也是小说吧),但是现在明白了,一些优秀小说的意义重大。由于架空(历史/人物)的方式,它们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去怀疑、判断、模仿、自己创造。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得自己去思考它,如果只是读个过瘾就不存在这些后续了。

    其实只要自己愿意发掘,就算众人口中的“烂作品”也有它的闪光点。从不那么优秀的作品中产生自己的升华,甚至替它改编,有时比从优质作品中获得的更多。

    “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没时间”。时间可以没有,只要保留那一点批判性思维(批判不等于杠,不等于一味否定他人),读资讯也是可以收获颇丰的。譬如对于热点事件,自己先了解一下事件的原委、背景,便于思考作者是如何得出这样那样的结论。值得留意的是不同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地发掘出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如果是你自己写,能想到这些吗?

    旧书店甚至实体书店,会维持多久?/Unsplash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定要批判(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hk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