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可以猜测在非洲智人迁移欧亚之前就已经有了氏族群体的出现,不过却并不知道非洲智人在迁移欧亚之前是否已经形成部落,所以并没有把关于氏族和部落的文章放在靠近的位置。
我们也不知道澳洲土著部落是何时(最初去往澳洲的一两万年之内?还是最近一两万年才逐渐形成?)发展为十八世纪的模样的。
群体到氏族需要的时间:
我在前面讲过一个群体要想分化为两个群体(假设成员数量也同等翻倍)而形成氏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一个智人群体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分化为两个群体形成氏族呢?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知道,也许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情形也是大不相同的。
在此,请允许我们做出一个十分幼稚的推理。我们假设一个群体内智人的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一(一点也不算高),那么,1×1.01×1.01……,理论上需要七十年的时间,人口就可以翻一翻。当然,这种数学上的公式和实际情况可能大相径庭,因为一场天灾或者小有规模的冲突就可以把这种增长冲击的体无完肤。虽然如此,但是氏族化最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随着氏族在非洲某些区域的广泛诞生及发展,由于互相抵抗、竞争的关系,非洲渐渐形成以氏族为单位的智人群体,而那些弱势的、人数过少的群体也被不断的淘汰了。
氏族到部落:
按照前面幼稚的推理,140年之后,这两个群体就可以分化为有4个群体的氏族,210年之后,8个。280年之后,16个……那么,氏族的群体可以一直分化吗?
我们知道,氏族主要是以有共同语言、感情、血缘的群体相结合而成的。它的局限之处在于,当氏族的群体数量、人口数量达到一个点时,单凭语言,氏族就难以继续维持。这时,需要一种更强的“思想”来把更多群体、更多人的思维拴在一条绳子上,而这种“思想”就是信仰。在现存的原始部落里,信仰通常以图腾为标志。所以,氏族才可以继续发展而结合为部落,而且由于各种氏族鱼龙混杂,所以在一个部落里往往有许多不同血缘关系的氏族。
语言和信仰是构成部落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同氏族的本质一样,部落也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成员脑中的“思想”。
在部落的不同氏族的不同群体中的人们,在平时甚至可能都没有见过面,更没有互相理过毛发、抓过虱子,做过游戏,但是他们只要说起话来、聊起天来,就可以滔滔不绝,互相之间建立一定的好感。当然,如果他们发现彼此的信仰不同,那么他们很可能难以继续融洽的相处,甚至可能为此大打出手。
信仰的本质,是一种基于现实、但超越现实的虚假想象,类似“鬼、神”之类,至于信仰的起源,已经无从考究,也许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起源。或许,它是随着氏族、语言的发展而不断自发的完善的,也可能是氏族内部的人们为了团结而故意散布的虚假“思维”、“信仰”。
群体到部落的猜测:
一个群体,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发展形成部落?我们总是好奇这些相对具体的问题。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曾写道:假设澳大利亚最初的移民只有100个人,而他们的人数以每年1.1%增加,那么,不出1000年,人口最高可达1000万人。而每年1.1%的增长率又是小事一桩。
假如忽略掉气候、冲突、疾病……一系列因素,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或许如他所言,而且澳洲没有任何能够威胁人类的凶猛野兽,所以比起欧亚非三地而言,它的增长速度也应该是最为迅速的。
如果果真误差不大的话,退几步讲,最多在到达澳大利亚一万年之内,澳大利亚采集狩猎的的人口数量或许已经与十八世纪的情形相差不多了,而且,在智人迁移澳洲之前,在欧亚非三地,采集狩猎的人数都已经和几万年之后相差无几了。当然,这只是一些非常不确定的猜测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