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阳金丹《俗语常言》
很多俗语,喜欢借宗教的名词说事,因为它们非常通俗,喜闻乐见。今天要说俗语,就是这样形成的。表面上是佛家的名词,实指的是道家的修炼法门。
一佛升天,谓之离世。一佛死后,另一佛得见。因果轮回,连绵不绝,表达的是佛家的香火不绝。这个俗语,就被用于表达绵绵不绝、连续不断、 层出不穷、接二连三等等不间断之意。如:
《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这个等待,就表示连续不断“一直”等待。
古贤苦心创造这个俗语,真正要传达,是“一二”之作用。直接说“一二”,过于概念化,不直观,于是用了一个世人熟悉的象。
一二,是五行数。
一,水也,水之气也。
二,火也,火之气也。
水火,是丹法的必知的术语。
水,喜欢就低,喜下,居地。
火,喜欢就高,喜上,居天。
通常的情形,水火不容,各自分离。人之气,也就散乱了。而修行者,却有手段,把水火颠掉过来,形成水火既济之象,用火烧水。
《参同契》曰: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
这就是既济之象。
举水,灭火。此火,是邪火。举水灭之,人之邪火尽灭。邪火灭,真火生。真火生,化为三昧,煅尽凡尘,可成金刚不漏之身。
故《阴符经》曰:“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
不要紧张,消灭的,是邪火而已。
在传达“一二”之妙义之时,怕学人被玄理所困,故古贤苦心设立“佛”之象。设此象另外的目的,也是不想玄旨为别有用心之人所得。没有机缘,纵把口诀给你,也不识。
一佛升天,并不是佛之寂灭,而是真正的升腾。
二佛出世,不是出生,也不是成名,而是动身动手。
在“一”之水升腾之后,马上进火,就是“二”之火之出手之时。用一个揉进俗象的说法,就是"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进火之机也。
清阳诗曰:
光头强说僧,名相本寂寥。
隐入五行中,水火辨昏晓。
清阳于2021.7.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