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公众号笔记侠发的一篇推文《超市,是吸引力法则的最佳体现》,做了学习笔记:
助推本质上是一种引导的行为或者鼓励的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助推呢?
EAST框架
简化(easy)
吸引力(attractive)
社会性(social)
及时性(timely)
一、简化:改变默认选项
例子
背景:办理养老保险手续麻烦,许多人选择不登记
改变:入职即自动加入养老金计划,除非明确表示不愿加入
结果:英国多了500多万人缴纳养老金
启示:简单的助推手段足以改变行动
简单是最好的开始
摩擦成本:做事的动力会在遇到麻烦时消失
摩擦成本经常决定政策的成败
例子
改变:当场罚款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的人
结果:摩托车盗窃率下降
原因:戴头盔是件麻烦事,增加了偷车过程的摩擦力
启示:麻烦和摩擦成本对行为有重大影响
很小的摩擦成本也会让我们知难而退
加大摩擦——解决问题方法之一
推广某个行为——简单化
抑制某个行为——复杂化
例子
金融产品引入强制冷却期
预付信用卡与使用信用卡之间延迟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内只允许香烟在柜台出售
二、吸引力:无处不在的激励
两个基本因素
东西一定要吸引你的注意力
注意焦点:思维可以有意识地只关注或参与到大范围刺激下的狭窄领域
例子
现象:超市的新鲜水果和色彩鲜艳的蔬菜“最佳果蔬搭配”
作用:调用大脑的无意识焦点来吸引你
结果:购买更多的食物
影响行为:说服或鼓励他人前,先引起注意或让其参与其中
如何对选择的事物进行评估?
突破和吸引注意
突出的方法:个性化、相关性或对比
建议或提议本身必须有吸引力
信使效应:重要的是消息、建议或邀请来自谁
三、社会性:我们时常会影响彼此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时常会影响彼此
例子
场景:手上有一张传单需要扔
情境:地上散落了大量传单
结果:人们把传单扔到地上的可能性是地面干净情况下的8倍
政策制定者们需了解这些影响,避免制造违背他们本意的助推手段
四、及时性:在正确的时机用产品吸引你
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行为表现最突出或现有行为被打乱时干预
在关键时刻加以干预更容易影响行为
克服“时间不一致性偏好”
设计更符合潜在偏好的行动干预措施
在行为习惯固化之前有针对性地选择干预措施
例子
目的:鼓励更多的人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
方法
简化:设置自行车道
社会性:强调许多人步行上班
吸引人:让公共交通更舒适快捷
干预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在消费者决定买什么时提供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