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避讳”这档子事儿 (续)

“避讳”这档子事儿 (续)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21-10-20 06:34 被阅读0次

    秦始皇时,为避“嬴政”之名,阴历一月从此不叫“政月”而改音“正月”。直到今天。

    汉宣帝叫刘询,为了避讳,天下姓荀的一时都改成了姓孙,连大名鼎鼎的荀子也不能再叫荀子了,怎么办?改叫孙子?那不乱套了吗,正宗的儿子孙子表示不干呀;再说写《孙子兵法》孙膑又该如何叫呢,于是荀子在汉朝的史书上就被改成了孙卿。

    汉安帝的父尊叫刘庆,“庆”于是忌,一点也犯不得,姓庆的不得已就改成了姓贺,从此有了贺姓,庆姓不再。

    严光严子陵,了解历史的人都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顶级的隐士之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四句话就是范仲淹专门为他写的。其实呢,严光本来姓庄,当时还没有“严”这个姓,庄光叫着也挺顺口的,不过等光武帝的儿子汉明帝一上台,就不能再叫庄光了,因为汉明帝叫刘庄,从此“庄”姓就改成了“严”姓,庄子陵随即成了严子陵。

    晋景帝叫司马师,师姓者犯忌。改为嘛?“砍头”,易“师”为“帅”。眼下的帅姓后人不知晓不晓得自家祖上的词义变故。那再改回去愿意吗?哈,怕是没一个同意的。“帅”音洪亮,感觉帅气;而“师”读音近“si”,滚一边去吧。

    想等皇帝没了再改回来,比如姓敬的。在五代十国时,后晋的皇帝叫石敬瑭,姓敬的不能再姓敬了,取半边改成了姓文。后晋灭亡后,老敬家一看不用避讳了,农奴翻身把歌唱,又赶紧改回来继续姓敬。结果没过几年,宋朝建立了,赵匡胤往祖上一查,爷爷叫赵敬,得,麻烦姓敬的再改回来吧。比如宋朝的著名宰相文彦博、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这么来的。这人活着也真窝囊,老是遭骂一样,一会儿这个祖宗,一会儿那个祖宗。

    光武帝刘秀时,“秀才”之名自然犯忌,被称为茂才。当时的“秀才”可是个高频率出现的字眼,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通俗地讲,古时候读书人先考了秀才,就得到生员的资格,然后考举人、考进士。,可刘秀一登基,从此“秀才”被打入死牢,直到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才恢复了“秀才”的称谓,叫“取秀才”,即“开门取士”。到了唐朝“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唐代吕雉为后当权时,“雉”被改称野鸡,直到今天。须知二者本无瓜葛。

    唐太宗李世民对避讳不大在意,只要不是把“世民”两个字连用,别的都不用避讳。可惜,他这么开明,他的儿子却是个“保守”派,高宗儿子李治继位成为唐高宗后,觉得老爹太不讲究了,哪能体现出皇帝的威严,就替他狠狠地避了一把讳,凡是有“世”和“民”的,都不能用。比如三省六部中的户部,其实原来叫民部,不能再叫了,从此改成了户部。还有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大功臣李世勣,干脆改成了李勣,不准再用“世”字。更狠的是连观世音菩萨都不放过,只能叫观音菩萨。

    避长官讳,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来源于此。说来也有趣,此前的汉语词汇里,“灯”和“火”虽有关联,但从无挨着,而此后,有了“灯火”一词,特指闹红火时,火把齐举时的明亮景观。

    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李贺竟因此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南朝宋范晔的父亲名泰,故范晔作《后汉书》时改称郭泰为郭太,郑泰为郑太。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即改文章中的“序”为“引”或“叙”,苏轼为人作序时又写作“题首”。以“序”为“引”或“叙”,现在依然。

    诗人杜甫其父尊名叫杜闲,所以他的诗中从来没写过“闲”这个字;母尊叫海棠,杜甫一生也从没写过关于海棠的诗。不过好在杜甫没避爷爷的讳,因为他的爷爷叫杜审言,如果避“言”字,那杜甫也不能写五言诗、七言诗了,真是中国人的大幸!

    六朝时甚重礼学,甚至有闻讳而哭的习俗。朋友之间晤谈,若冒犯对方家讳,闻之者即依礼而哭。《世说新语•任诞》载:东晋桓玄初任洗马时,有客祝贺,客嫌酒冷,乃频呼温酒来,而玄父名温,玄因客犯其家讳,当席而哭,客扫兴而去。

    除了名姓之讳,后来连皇帝的属相都要避讳,这一来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如宋徽宗因为属狗,天下之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元仁宗属鸡,于是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提到“鸡”字。买鸡卖鸡,都要抱鸡而行,不得倒提。明武宗姓朱,属猪,于是禁止民间养猪,提起“猪”也不许,于是有了豕(shǐ,泛指猪),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犭屯(tún,猪的别称等等异名,直弄得天下猪几乎绝种,养猪的家庭副业饱受打击。清代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中有令,不能说“养羊”、“杀羊”一类的话。慈禧太后吃羊肉时,称羊肉为“福肉”、“寿肉”,现在看来不禁令人捧腹。

    赵匡胤的三弟,本来叫赵匡美,跟大哥的名走,后来大哥当了皇帝,就不能再跟了,要避讳,改成了赵光美,跟着二哥赵光义走。可没想到,大哥去世后,二哥又上台了,这下二哥的名也不能跟了,只得又改成了赵廷美。哈,真还挺美。

    康熙和雍正在避讳的事儿上更不是省油的灯,干脆把矛头直指向古代的皇帝。康熙名为玄烨,于是一代明君唐玄宗不能再叫玄宗了,改叫元宗;雍正名为胤禛,于是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也不能再叫这个名了,改叫赵匡允,明朝亡国之君崇祯也不能再叫崇祯了,改叫崇正。

    那么,如果不小心犯了避讳,会有什么后果吗?还真有。唐朝法律就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名字触犯者,徒三年。”

    敢一试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避讳”这档子事儿 (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ol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