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会说希望变得更加坚强。但人们往往对坚强存在误解,比如认为变得坚强就是得变得更加冷漠。下面给大家列举和澄清了一些对坚强的迷思,在尝试自我提升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没有陷入误区:
误解1:认为“坚强”是天生的。
澄清:有些人认为坚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并且无法改变:出生时有多坚强,以后就有多坚强。每个人都可以在情绪、行为和认知层面发展,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只是变得更坚强就像改变坏习惯一样,需要不断练习和持续的努力。
误解2:认为“坚强”=“能控制一切”
澄清:控制一切是不可能的,即使规划再仔细、有再多资源,还是会有不受控制的事发生。坚强者也做不到"控制一切",他们只是更能关注并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而放手自己不能控制的。
误解3:认为“坚强”=变得有侵略性,能对人颐指气使(aggressive and bossy)
澄清:坚强的人注重个人边界,因此他们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意见,在有些时候他们看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边界而并没有随意向他人妥协。但坚守原则的方式可以是温和的,而不代表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或侵略性的方式。
误解4:认为“坚强”=面对逆境时不会有任何负面情绪
澄清:面对困境,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情绪反应。坚强的人不代表不会经历失望、彷徨、焦虑等负面情绪,也不代表面对的逆境就比别人少,只是他们最终能面对情绪并妥善地调节和管理情绪。
误解5:认为“坚强”=不表达脆弱
澄清:许多人认为坚强就是不对任何人表达脆弱,是因为把表达脆弱与懦弱等同。但正相反,表达脆弱是有担当的表现,它代表人们正视当前带来困扰的问题,而不是逃避或掩盖。此外,表达脆弱还能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谈到这个话题。
既然坚强不代表掌控一切,也不代表逞强和毫无情绪,那么,坚强到底是什么呢?坚强是指,在面对生活中总会出现的打击后,让我们依然能恢复的能力,即“心理韧性”或“修复力”。
心理学家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体良好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在经历了同样的困境后,为什么有些人会一蹶不振、更容易过上糟糕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却能走向成功?它和人们身上的心理韧性有关。
——摘自《你假装没事,因为怕被说“矫情”| 关于“心理强大”的 5个误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