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⑴邶(bèi)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邶,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⑵其镗(tāng):犹言“镗镗”,形容鼓声。古代敲鼓以召集民众。
⑶踊跃:犹言鼓舞。一说跳跃,奋起,此为喜好的意思,是穷兵黩武的疯狂模样。兵:武器,刀枪之类。
⑷土:挖土筑城。国:城郭。城:修城。漕(cáo):城墙外的护城河。一说卫国城邑,在今河南滑县境。
⑸南行:指出发到南方去打仗或服役。
⑹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出征的主将。
⑺平陈与宋:调停陈、宋两国敌对关系,使之和好。平,和,讲和。陈,春秋诸侯国,帝舜之后,都城在今河南淮阳。与,于。宋,春秋诸侯国,为殷商遗民国家,都城在今河南商丘。
⑻不我以归:“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以,在此有让、使、允许的意思;一说通“与”。
⑼有忡:犹言“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⑽爰(yuán):发声词,犹言“于是”,在这里。一说“于何”的合音,在哪里。
⑾丧马:丢失战马,意味着难以逃离战场,有丧命之虞。丧,丧失,此处谓跑失。
⑿于以:于何,在哪里。
⒀林之下:山麓树林之下。
⒁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聚合。阔,离散。
⒂子:指其妻。成说(shuō):约定,发誓,订立誓约。
⒃偕老:一起到老。
⒄于嗟:吁嗟,叹词。于,同“吁”。阔:指远别。
⒅不我活:不和我相聚。活,通“佸”,相会,聚会。
⒆洵:遥远,久远。
⒇信:守信,守约。
【译文】
战鼓擂得震天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与宋。长期不让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入树林下。
一同生死不分离,咱们誓言立心里。我曾紧握你的手,到老和你在一起。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难以实现我誓言。
【赏析】
《邶风·击鼓》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
此诗描写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诗从体现战争气氛的鼓声写起,渲染出一幅兵荒马乱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怨怼而又无奈的心情。
“怨”是此诗的总体风格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役的来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役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美好的缺失,乃至整个生命的丢掉。这一腔剧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夺的是对个别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美好以及对妻子曾经许下的誓言。
张爱玲曾在小说《倾城之恋》中,借范柳原之口,评论《击鼓》:“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这里的悲哀,更多表达的是强大的战争机器下,个人渺小,难以对抗,莫可奈何。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男子虽然看到前路将要以出征兵士的身份活在生存与死亡、杀戮与血腥中,想起曾拉着妻子的手,对她许诺,要白头偕老。无论世间沧桑变幻,也要相伴到老。而现实残酷,战火燃起,相爱之人,相隔两地,战争无情,生死难料,曾经的誓言,终将只能辜负。
战场上的男子,只能心里默念对妻子的辜负:我疯狂的想念你很久了,但是我还是失约了。
卫国的风,无休无止地吹,不知道吹红了多少离别之人的眼睛,湮灭了归期。
在战争中的爱情如烟花绽放,短暂而绚烂,但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有机会到体验到这种硝烟中的爱和力量。
虽微弱似点点萤火,却熠熠生辉,耀眼如斯,珍贵如斯。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54848/4bb28f905affbc4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54848/670f0abe7e9f68a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