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

作者: fa17cfdda828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10:38 被阅读36次

    最近刷了几部新电影,而唯一感兴趣想写观后感的,名字叫做“找到你”

    这篇文章再不写的话,不知道又要拖到什么时候。

    之所以对这部电影感兴趣,一开始是因为看了一篇心理学相关的文章,里面分析了一下本片人物的性格以及现状,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是关于现代的女性,和我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些东西。

    这部电影,没有特别华丽的场景与特效,也没有颜值爆表的人物与童话故事般的情节,而演员并没有在意自己的形象,是在用心去演绎的一部电影。

    姚晨,马伊琍这一类的演员,真的是演技在线。

    电影开始的一幕,姚晨冲进垃圾桶乱翻,身上的衣服被弄脏了,到后面,她一直穿着那件脏衣服,道具组的细节是做到位了的。

    有一幕让我不禁赞叹的是她接到恐吓电话的时候,双手颤抖,声音都说不出来的那种真实感,好像自己真的被别人拿女儿的生命威胁了一样。

    她没有单纯的哭,她演出了这个母亲的生命。

    她们演出的人物,就像她们本身就是这个人,而又赋予了这个人自己的性格一样。

    这是现在出来的很多所谓的小鲜肉小花旦所不具备的,也是现在出来的很多空有一副皮囊一张嘴脸的当代小生所无法比拟的。

    我想这就是演员和戏子的一种区别。

    在中国人的传统叫法中,戏子带有贬义。

    戏子这个说法,我觉得带着一些对职业的不尊重。

    并非戏子就低人一等,古往今来,职业谋生,靠一份职业赚钱,有时候是人没有选择的。

    就像古代封建社会里面,很多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的,而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成为某一类人。

    所以走入娱乐圈,要做一些妥协,见证一些黑暗,也是不可避免的,旁人没有资格说不好,这是走入这个职业索要付出的代价。

    可是利用着职位的便利,却带不来好的作品,又有着人品的瑕疵,才真的是对不起这份职业,也对不起观众。

    然而也并不全是那些人的错,因为有人追捧,就像买家与卖家一样,我们不能全说是卖家的错,如果这个产品是不需要的,自然而然就断货,正是有那么多脑残粉丝的追捧,才造就了脑残的演员。

    有些跑题了,但以此表示我对这部电影演员的喜爱与赞同,对这个职业的理解。

    电影里,马伊琍饰演的孙芳是一个保姆,在此之前她只是一个农村妇女,嫁给了一个渣男,生了一个女儿,为了女儿倾尽全力仍旧没保住女儿生命的母亲,在她着急为女儿凑钱治病的时候,姚晨饰演的律师李捷,仗着丈夫是医院医生的便利,抢走了孙芳女儿的病床位,给了自己的女儿。

    当孙芳祈求护士她很快就能凑到钱的时候,护士已经安排李捷的女儿住进来了,直接赶走了孙芳,那是很残酷的一幕,也是很现实的一幕。

    后来孙芳的女儿在一个大雨中死去了,也许和李捷一家人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许激发了孙芳的恨意。

    她的人生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有了光亮,因为孩子的逝去走向了黑暗。

    孙芳这个人物,电影时间太短,无法交代太多剧中人物的来龙去脉,我只能猜测她出身农村,初时来到城市,嫁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家暴,不爱她也不爱她的孩子。

    电影她结婚那一幕,男人当着众人打她,因为她踹了企图非礼她的一个宾客一脚。

    那个宾客一直叫嚣着“你媳妇现在就踹上了以后怎么办?你不管管?”

    由此可见在那群男人的思想中,是不尊重女性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两个字,“顺从”。

    因此孙芳对于宾客无礼的反抗,激起了她老公的愤怒。

    一个正常男人的思想,应该是对非礼自己妻子的男人大打出手,而孙芳的丈夫,因为别人的嘲笑“媳妇不服管教”,动手打了受害者,自己的媳妇。

    这不禁让我想到中国很多人有这样的思想,

    “女人被非礼,被强奸,一定是她们穿得太暴露打扮得太风骚勾引男人。”

    就好像一个出轨的男人说,“都是她勾引的我,都是她的错。”

    那种推卸责任,沁入骨子里的认知,让人觉得心寒,也觉得恶心。

    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别人,推给环境,却不想想这个世界上这么多人,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岂不是个男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就成为了强奸犯,是个男人禁不起诱惑就会找小三?

    这个世界上不是的,总有人坚守底线,坚守道德。

    有人对我说过,男人结了婚,过了几十年,都会找找乐子,所以出轨这种事,不用看得太重。

    对我说这话的是新婚的年轻姑娘,而传递给她们这样思想的是她们的阿姨姑姑一类的老姑娘。

    她们很认同这样的思想,我反驳说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她们拿老姑娘的话反驳我,“你怎么知道呢,不过是彼此装聋作哑罢了。”

    我不知道是人对于未知恐惧的一种麻痹,让那些姑娘在老公做出不轨的事情时选择了“男人都这样”来安慰自己;还是她们继承了老一辈逆来顺受与妥协的思想。

    谁都没有错,也没什么不好,不过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一些而已。

    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少时读他的文章总觉得读不懂,甚至有些滑稽,而今读懂了其中的一些含义,只觉得他伟大,却又悲哀。。

    悲哀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信任与爱崩塌的时候,勉强要住在那个城堡里的人,确实很痛苦。

    兰因絮果。

    回想起这一幕我忍不住在想,她为什么不在发现不对的起初就离开这个男人呢?

    为什么不离婚呢?

    然而事情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我们不是这个人,所以我们不能替她做选择。

    也许我认为她应该勇敢地走出来,离开这种吸血鬼一样的男人。

    可是她有她的家庭,她的思想与她的希望,她没有走出来,我们不能指责她的当初。

    人越老,越懂得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孙芳有了孩子以后,全副身心在孩子身上,而此时此刻这个男人仍旧家暴,因此可见这个男人是没有爱的。

    一个没有爱的人,有时候你很难去用爱感染他。

    所以为什么对很多女性来说家暴的男人,见一个躲一个,并不是这样的男人一定十恶不赦永远不能改好,而是你没有能力与精力去等待和陪他变好,他会消耗你的能力。

    你就像一株植物,你需要的是一个太阳,照耀着你滋养着你,与你一起成长

    而不需要一个吸血鬼,吸光你的血让你过得生不如死

    因此后面,孙芳杀死了这个男人

    我觉得导演使用了一种艺术的手法,将这个死亡换做了重生。

    这个男人的死亡,换来了孙芳的重生。

    她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没有掉一滴眼泪。

    现实中,有时候我们无法理解一些人做法的极端,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被逼到了什么样的绝境。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老祖宗的道理从来不会将后辈辜负,只是往往当后辈愿意谦逊懂得那些道理的时候,已经过了几个年轮。

    孙芳进入了李捷的家庭,成为了她家里的保姆,也许一开始她带着不好的目的进入,就像她对放高利贷的男人说,“我去偷孩子,你去找卖家。”

    她想要报复。

    可是孩子融化了她的心。

    她把李捷家里的孩子当作了自己的孩子,面对孩子的温柔表情装不出,她心中还是有爱的,只是现实对她太残酷,让她不得不拿自己人性中坏的一面去面对周围的人。

    剧中还有一个人物,李捷官司里的一位母亲,和丈夫离婚,争取抚养权。可是因为她已经当家庭主妇很久了,基本与外界脱节,李捷一开始很鄙视她,在法庭上很犀利地指出她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孩子,在法庭后这个母亲求她的时候,她趾高气扬地指责这个母亲咎由自取。

    故事的最后,她却理解了这个母亲。

    整部电影,其实用三个女性来串联,一个是为了家庭牺牲自己事业的母亲,大学毕业以后与外界完全脱节,靠老公抚养,最终被老公抛弃;一个是女强人,为了事业的成功很少陪伴家庭女性,因为婚姻不顺心而决定自己带孩子过的律师;一个是做着底层工作,没什么文化,嫁了一个渣男的农村妇女,,为了给孩子治病什么都做,甚至去当坐台小姐。

    这是三个极端,也是三个典型,她们让我看到了社会,生活的现实与黑暗,也看到了身为母亲的女性光辉,身上散发的天生就会的对孩子的爱。

    这是女性的一个自我成长,从少女,到妇女,到母亲,身份的转变,一个不小心就会丢失自己辛苦打来的天下,一个不小心就会丢失从前深爱信任的人,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丢失自己的孩子。

    这个时代给了女性很大的自由,也伴随着更大的压力与责任,生儿育女不再是女性的唯一,却是女人的天性难以逃脱,而一旦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可能让女性走入一个黑洞,想要重头再来要付出的代价非常人所能想象,这是男女的不平等,也是女性需要克服的不平等。

    有人说现在的女人越来越不像女人,男人越来越不像男人,一个女人肩负起了男人的责任,如果她身边有男人,无非是因为这个男人负不起她想要的责任,她不得不自己肩负;如果她身边没有男人,无非是没找到能负起这个责任的男人罢了。

    如果可以小鸟依人,哪个女人愿意做个对外彪悍勾心斗角的女强人?

    那是女性温柔的天性。

    如果可以全心全意做一个母亲,哪个女人愿意告别自己的孩子在外打拼?

    可是奶粉钱,学费,还有变化多端的世界,丈夫身边层出不穷的年轻女孩,让女人不得不坚强,打起十万分精神。

    找到你,找到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丢失的那一部分自己。

    身为现代的女性,除了庆幸不必背负家族的利益嫁给某个陌生人,也要忧思自己的人生如何变得更有意义?

    是在面临困境时听信别人的一句,“大家都这样。”

    还是你偏要和别人不一样。

    不合群的人往往更容易受伤,却也更容易成功。

    谁也说不清你是那个更惨的人,还是活得更好的人。

    电影里的母亲最终找回了孩子,找回了家庭,找回了温柔的自己。

    愿你,也找到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到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ul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