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张老师是怎样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的呢?
下面是清华大学张海翔母子俩总结出三条经验。
(1)今天比昨天强
海翔小时候刚刚开始会用毛笔写字,妈妈就开始“收藏”儿子的作品,那些写在废包装纸、废信封上的歪歪扭扭的字,以至现在很像样的书法作品,妈妈都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不管写得好不好,妈妈总要在儿子写的字上画圆圈,至今已有几千个。她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对妈妈的鼓励,海翔记忆犹新,他对我说:“小时候,妈妈给我买来字帖,但从来不强迫我练习,我高兴了就拿出来写两页。但只要我一写,妈妈就走过来非常欣赏地说:‘这字是怎么写的?很好啊!你什么时候学的呀?怎么提高得这么快?’她老是表扬我,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书法这个门里来了。后来我真的爱上了书法。对母亲来说,她已经无法从技巧上再给我帮助了。但我仍然觉得,母亲跟我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她作为一个欣赏者,对我很重要。”
现在,海翔在书法方面很有造诣。
孩子的爱好变成特长,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妈妈的欣赏和鼓励。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2)孩子需要张扬
海翔多才多艺,唱歌、弹琴样样都不错。可他小时候并不喜欢音乐。
海翔回忆说:“我小时候老爱瞎嚷嚷,嗓音比较哑,一唱歌,老师就不满意,我觉得我唱歌可能真不行。有一次,我们班举行合唱比赛,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最后一句音比较高,就是‘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句,别人都唱不上去,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劲,一个高音就唱上去了,结果被同学‘揭发’,后来老师让我领唱。我紧张了,一回家就跟我妈说:‘坏了,老师让我领唱!’我妈说:‘你从来没唱过歌啊,你唱唱。’我书包都没顾得放下,就站在门厅开始汇报演出。我妈说:‘唱得很好啊!’后来这个爱好一发不可收。”
“你看,人一旦被人发现,就发现了自己。”海翔这样说。
孩子在成长中特别需要“发现”,尤其是对自我还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赏。孩子需要张扬,不要怕孩子骄傲,他张扬的时候就会把个性表现出来,然后老师和家长就可以顺着他的个性去引导他,培养他,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3)志不高者智不达
自信的人往往拥有远大的抱负,志向不高的人智力也达不到。
海翔进入北京四中第一天,老校长就在开学典礼上讲了两句话:“以祖国为己任,同人民共呼吸。”这两句话,一直伴随着海翔的成长,成为一种责任感一直激励着他。妈妈把这12个字写下来,压在儿子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刚开始儿子不太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懂了:“国家花这么大力气培养你,你就应该成为最好的!你没有理由不优秀。”
“学校有这么好的校训也是我们希望的。培养孩子应该有方向,家长要不断为孩子导航。”张老师说。
海翔的自信正是来自妈妈对儿子的自信。当儿子“爬坡”时,妈妈从不给儿子任何压力,而是在一旁赞赏儿子已经走过的路程,帮他“数脚印”。
父母在乎孩子的分数,孩子就要去追求学分;父母在乎孩子的名次,孩子就会追逐名次;而父母在乎孩子品质的发展,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理想而自信的人。
的确,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自信的人能够走遍天涯海角,自信的根基就是他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
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