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月在四月的一点实践与思考。
每次跟人介绍,说我叫四月,不少人好奇地问,你是四月份生日吧?
其实,不是的。全因名字难识,从小到大,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念。干脆直接用名字的谐音,读起来都一样。
四月份是阅读月,一口气读完 7 本书,终于赶上进度。本来计划每个月要读 4 本书,前三个月没完成好。这会完成了,感觉有点小得意。
然而,随着读书、记录的增加,我发现了些问题,没有高效的学习、输入方式,很难保持高效的处理、内化,更别说持续、稳定地输出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吃的东西越来越多,却全然不顾自己的胃能否承受得了,就很容易消化不良,更别说把营养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我决定慢下来,试图找到解决方案。现实很微妙,当你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并去行动时,总能找到启发。
01
听课见闻
前几天的阅读日,就在大家忙着吃瓜的时候,我听了台湾作家、广告人李欣频老师的 “ 以作家之眼读出书中没写的「 创造式阅读法 」” 直播课。
起初看到课程介绍的时候,感觉没什么新奇的。
毕竟,看书要做笔记,是众所周知的。
听完课程后,我像被击中一样。
在课程中,她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看书的方法和心得,有几点让我收获很大。
她提到的,“ 以作家的角度 ” 去读书,就是为创作服务的。那么,怎么做到呢?
首先,得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去填充对应上的知识。
就像买家具,得先有个房子,才能按需求去买。
因此,她介绍了一本书《树之书》(貌似大陆还没有中文版),讲述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就是边看边创作。
看书的过程,就像作者带着你游览他的世界。可以试着多用几种身份,从多个视角去看书。
看书要边看边记,如果看完一本书,连一个字都没写,那么可以说跟没看差不多。
第三,读书不求快、不求多。
读得快、读得多,是从读者的角度,而从作家的角度,就需要边看边创作。
假如一味追求快、追求多,用“ 飙车 ”的速度在阅读,就像飙车过程中,无法欣赏沿途的风景一样,也没办法欣赏书中的美好,更没可能沿途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在未来收获果实。
看书,最大的收获,其实是看到作者以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02
转换视角,好好种 “ 树 ”
曾经在别的节目,也听她反复提到过,学习、反思、创作,至少应该是各三分之一。
读书,就得创作。说白了,就是看了,就得写。
然而,真正的要点,从来不是在于写,而是视角的不同、思考的逻辑不一样。
以增加知识、学习思维方式为读书的目的,固然没问题;只是,仅仅只有这个方式,就很容易陷入信息爆炸引起的焦虑与茫然。
庄子早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如果 “ 以作家的角度 ” 去读书,那么是有目的性的,是要解决具体问题的。
为了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知识,就得有自己的知识框架,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泛泛而读。
有了这样的视角,如果能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起来,自然要高效得多。
更不会,由于信息爆炸而焦虑,担心自己看得太少、看得太慢、记不住、学得不如人家,沦为读书无用论的支持者。
李欣频老师打了个比方,没有体系地读书学习,好比去各棵树下收集落叶,是拼凑不出一棵活生生的树的。
因此,应该好好地种自己的 “ 树 ” ,构建自己的体系。
03
借助工具,搭框架、填内容
“ 以作者的角度 ”,也是创作者的角度。
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创作者,都在做不同的创作。产品经理,也是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创作一个个帮用户解决问题的作品。
产品大神俞军,在《俞军产品方法论》中也写道:“ 产品经理就是以产品当笔,与世界对话 ” 。
有了这个启发,我更坚定了自己重新梳理、重建自己知识体系的想法。
搭建体系结构,还得有地方承载信息,沉淀知识,我想借助工具来构建自己的资料库。
然而,又面临一个问题,信息还是太多了。
有一次看文章,发现写作系统这个说法,仔细研究下,发现这个也是用印象笔记来构建知识库,并且更体系化,有一套比较合理的逻辑。
在学习后发现,这恰恰是让自己借此工具,在术的层面切入,去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种下自己的智慧之树,再不断灌溉。
我开始在印象笔记中,通过笔记本与标签,重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
建立一个人的知识库,来承载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这就像自己的第二个大脑,既能帮自己的大脑减压,也能提高效率。
毕竟,大脑的主要作用,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
一直以来,我仗着自己记忆还行,还能锻炼记忆力,很少记录,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开始遇到瓶颈了。
电脑的CPU应该是用来计算,而不是存储,还是要学着让大脑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然啦,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非易事。
特别是对没有足够经验的人。
好在,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迭代、优化的动态过程。
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自己的追求和定位。锁定了领域,就缩小了范围,就好办多了。
由此,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勾勒出自己所知的体系结构。
同时,再找特定领域的资料去研究,还可以找该领域的牛人、前辈请教,不断填充、完善。
04
小结
简而言之,要保持稳定、持续的输出和能力养成,就得有高效的输入方式,以及强大的处理、内化知识的能力。
阅读,是我们学习、输入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下面的方法,也许能帮我们高效地阅读、学习。
1、“ 用创作者的角度 ” 去阅读,在书中感受不同视角下,丰富多彩的世界。
2、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明确目标,借助工具,搭建体系、有目的地学习。
3、不盲目追求快与多;慢下来,才能欣赏沿途的风景,种下自己的“ 树 ” ;专注、聚焦核心,才能收获稳健和深厚。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