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体的演义小说有个特点:依傍史传,再现成文。而何为“演义”呢?“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
“演义”一词的含义中有个亮点,那就“融合野史”。“演义”本身根据史书改写,本来应该是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的。而融入野史,经过千百年的光阴阻隔,真真假假就很难看得清楚了,毕竟野史的真假性质本身就很难考证,你无法说野史一定是杜撰的,也无法保证野史不同于正史的地方就是真实的。
多年来,历史学家们不断研究考察,方能慢慢窥得一点点历史的真相。《被误解的三国》就是一本“真相集”,对三国真实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引经据典,得出相对可信的结论。
对于我这种啃不动《三国演义》,更啃不动晦涩的史书的人来说,廖彦博这本《被误解的三国》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调,简单明了的分析,倒是把零星碎片的三国知识都普及给我了。
演义,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小说作品,因其故事性强而深受大众的欢迎。正因为演义小说传播的广泛性,导致了后世人们,对真实历史的理解有了偏差。演义就像流言,传播越广越容易让人信以为真,何况经过了千百年的流传,并且还可能要千年万年地流传下去,可见其影响力有多大。
我们读名著,要带着审慎的眼光,尤其是跟历史搭边的书籍,这些书中,有的地方要当故事来读,有的地方也可以当历史来读。
《三国志》属于正史,作者是陈寿,这本书记载了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中国之间的历史,而《三国演义》被列为“四大奇书”之一,同时又被尊为“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公认的作者虽然是罗贯中,但这本书的作成还有毛氏父子的功劳,《三国演义》中的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出自毛氏父子之手。
罗贯中青年时期有着争霸天下的雄心,后来元末天下大乱,罗贯中投身张士诚麾下做幕僚,之后张士诚被朱元璋打败,罗贯中便隐居起来,收集整理三国和隋唐的民间故事,这便是孕育《三国演义》的开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差别很大,虽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校注,但罗贯中的小说中却融入了太多自己一生都未实现的伟大抱负,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有着罗贯中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
《三国志》作为正史,或许困于桎梏,有很多难以言说的内容不得记载,但演义小说却可以自由发挥。像比如《三国志》中,曹操和司马懿等人都是正面人物,而在《三国演义》里他们都变成了大反派。同样,在史书中记载的诸葛亮虽然善于用兵治国,却并没有演义小说中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可以摸出反骨,甚至能呼风唤雨的诸葛亮,岂不成了妖孽了?演义的故事夸大了事实,其实是为了渲染诸葛亮的用兵如神。
《被误解的三国》这本书,主要就是根据史书《三国志》,对比《三国演义》,来分析小说里的事件和人物与正史的差别。
比如书中论述了,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枭雄,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曹操是否刺杀过董卓,桃园三结义是否真的存在,魏延脑后有反骨是真是假……再比如为什么“说曹操,曹操到”,为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等,总体《被误解的三国》整本书揭秘了将近100个关于三国的真相。
读《被误解的三国》,其实是一边读小说《三国演义》,一边读史书的过程,读完你会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对历史的认知还像孩子一样单纯地停留在故事里,不由得笑自己痴。
另外,《被误解的三国》全书采用全彩插图,插画来自民间故事绘本,丰富有趣。纸质平滑厚实,纸张也用了四色背景,手感和观感都非常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