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加快推广有机肥,生物肥料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目标任务
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全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农膜回收率达到80%。
到2030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农业废弃物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
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
化肥、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一大催化剂,在给农作物带来丰产的同时,也给农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看不见的土壤污染所生产出的农产品已摆上人们的餐桌:如“瓜不甜、菜不香、果无味”等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因此,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已势在必行。
与水变黑、天变灰这样肉眼可见的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着一定的隐蔽性。正因为这样,土壤污染多年来被人们所忽视。化肥过量是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量使用化肥可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加剧、盐碱化致使肥料利用率极低,地下水遭受污染,作物长势差,品质下降,效益低等连锁反应。
我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而温室大棚内更低只有10%。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2年中国的化肥用量增长了6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国农业施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田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5%左右。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分析指出,我国化肥用量是40年前的55倍。小编预估量一下,我们每生产9斤粮食就需要消耗1斤化肥。如果每个人粮食定量按照30斤/月计算,那么每个人每年因为生产粮食就消耗化肥40斤。因此,我们不得不“吃”化肥,尤其是我们的后代可能都避免不了。
国家领导人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缺钙问题和骨质疏松症如今正越来越普遍化和年轻化。
“骨骼的健康需要钙、磷、镁这三种元素来支撑。这三种元素全部来自于土壤,但其在土壤里的流失程度非常严重。
数据表明,有些地方土壤里钙流失甚至达到百分之八十多。”日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徐恒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土壤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微生物等的变化,正在影响着人体健康,这一点已成为多位专家的共识。
土壤矿物质流失惊人
徐恒泳认为,正由于土壤矿物质严重流失,导致食物缺乏矿物生命元素,造成人体元素失衡,从而导致今天的各种慢病井喷式高发。
事实上,两度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卡尔·鲍林在上世纪就说过:“每一种疾患、每一种病痛都可以追溯到矿物质缺乏上去。”我们今天所遭遇的大多数问题都肇始于在矿物质匮乏的土地上栽种的粮食,以及吃这些粮食的动物。
最近七八年来,徐恒泳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研究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健康等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尤其关注土壤矿物质流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徐恒泳检测发现,农作物会带走土壤中30多种矿物质元素,而且流失量非常惊人。
人类用工业的方式进行农业种植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允许秸秆焚烧,包括人类排泄物不还给土壤,农民只给土壤施化肥来补充氮、磷和钾,而不把农作物带走的矿物质元素返还土壤。
土壤中生命元素流失,土壤板结退化,直接导致人类食物中矿物生命元素含量降低,据分析,近年来人们食物中钙、镁、铁、锌等元素降幅均在40%以上。
如今食物出现两大类问题,徐恒泳认为,第一类问题是多了一些不该多的,比如说农残;第二类问题是少了一些不该少的,就是土壤矿物生命元素流失导致食物严重缺乏矿物生命元素。“而食物缺乏矿物生命元素,根本就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徐恒泳说。
多方面影响土壤健康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所研究员陈能场在3年前就曾撰文提醒:在营养过剩的发达国家以及吃得饱的发展中国家,其实存在着一种更加广泛的饥饿,就是由于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足,导致人体内这些成分的缺乏,这种饥饿因为看不见而被称为“隐性饥饿”。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陈能场说,数十年来我国化肥,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断攀升,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近一倍。加上以燃煤为主要能源带的酸雨,其后果是土壤快速酸化。
土壤酸化不仅导致外来重金属不容易被老化,还会提高重金属高背景地区土壤中所含重金属有效性,从而导致粮食重金属含量超标。
“微量元素和微生物是人体代谢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正是人体肠道菌群代谢所必需的介质。”山东省生态与健康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孟祥兵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土壤改良是关键
在陈能场看来,公众开始认识到除了吃饱,更要吃好,认识到食物品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作为食物来源的土壤本身健康的重要性。
“期待学界和政府方面能对此更加重视。”陈能场表示,2005年美国出台的膳食指南就指导大家努力做到在膳食过程中获取足够的营养。
老百姓自救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做到食物多样性,以获得营养的平衡,这也有助于污染风险的减轻,此外尽可能吃全谷物食物、不吃深加工的食物。“当然从源头来说,更应关注土壤污染和土壤健康。”
不要说土地污染与你无关!
增加土壤重金属和有毒元素
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Zn、Cu、Co和Cr。
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可使土壤中As的含量达50~60 mg/kg。
加剧土壤酸化
长期施用化肥加速土壤酸化。
一方面与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的过程有关。首先是铵转变成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形成H+,导致土壤酸化。
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如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H+增多,许多耕地土壤的酸化与生理性肥料长期施用有关。同时,长期施用KCl,因作物选择吸收所造成的生理酸性的影响,能使缓冲性小的中性土壤逐渐变酸。
导致土壤养分失调
从土壤养分平衡和持续利用等方面着眼,可以清楚地看到化肥的高浓度化既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大量高浓度肥料的使用,增加了作物产量,同时也加大了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耗竭。
破坏土壤结构
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铵离子进入土壤后在其硝化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氢离子,使土壤逐渐酸化。铵离子能够置换出土壤胶体微粒上起联结作用的钙离子,造成土壤颗粒分散,从而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
针对上述现象,有学者认为化肥对耕地肥力有短期提高的功效,但长期不合理使用,则对土地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农民感受颇深的“增加化肥用量不增加产量”甚至“化肥用得越多,产量越低”、农产品重金属严重超标、品质恶化、卖难、效益低等等“乱象”已成了普遍现象,土壤危机、农业危机已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的增减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项指标。这标志着,今后各地化肥用量的增减会影响省级党政负责人的年度评价和五年政绩考核结果!!!
考核摘录:要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
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有机肥与化肥的关系就是你增我减,化肥用量多了有机肥的使用量就会降低,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化肥对有机肥用量的排减持续了30年。但这两年,在化肥零增长和有机肥替代的大行动影响下,化肥突飞猛进的势头戛然而止。
2020年开始,限制化肥、农药使用政策已开始实行!
文件解答:2020年重点工作继续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持续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农药肥料的减量增效一直是农业工作的重头戏,2020年将继续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确保农药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农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要继续深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实施范围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倾斜,试点作物从苹果、柑橘、蔬菜、茶叶向其他具有地方特色、节肥潜力大的园艺作物拓展。
通知强调: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2030年,农业废弃物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实现这一目标,要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上,要实现“四减”。
1,就是调优结构减量。调减高纬度、干旱地区和土地贫瘠地区玉米种植,减少化肥投入。
2,精准施肥减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
3,有机肥替代减量。推进秸秆养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4,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减量。依托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带动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在措施上,主要抓好四个方面:
1,改良土壤,重点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改进栽培方式。
2,培肥地力,重点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贫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基础地力。
3,保水保肥,重点是推广深松深耕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实行节水节肥。
4,控污修复,重点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防止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耕地,控制农膜残留。
一个持续加快:加快新产品推广,重点是发展,有机肥,生物肥料,新型高效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分区域、分作物集成组装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模式。加强农企合作,探索农村合作金融、农业租赁金融、农业信贷保险等服务创新,支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