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节课(ID:sanjieke01)
极度适宜对toB 运营感兴趣同学阅读
【一字轨】广告
![](https://img.haomeiwen.com/i8066446/fc6343196cf472ba.jpg)
to B运营的增长逻辑主要指的是用户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如下图所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用户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划分为产品开发期、市场验证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https://img.haomeiwen.com/i8066446/4e02dfb3b88187ab.jpg)
无论是平台型、服务型还是硬件型,这3种to B业务的发展周期仍然与这5个阶段相匹配,同时,在不同阶段,也会体现出不同的运营增长逻辑。
【一字轨】豪宅智能窗帘轨道系统
![](https://img.haomeiwen.com/i8066446/207ec390aea81b3d.jpg)
2)市场验证期的运营增长逻辑:市场驱动增长
当产品开发完成后,就进入了市场验证期,市场验证期的目的在于验证产品的市场可行性,也就是现在被越来越多提到的PMF。
什么是PMF?知名创投机构Greylock Partners对PMF做过一个比较粗犷的定义,说一款产品有用户频繁的使用,如果这个产品哪天没有了,用户会抓狂,这就算达到了PMF。
但是这个定义其实很难衡量,如果有只有1个用户会抓狂,那么也算验证了市场可行性么?那这个市场规模是不是有点太小了呢?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市场可行代表着这个企业可以不依靠外界的投资而持续存活下去。基于这个说法,我们说PMF其实是企业经营到收支平衡的状态,有用户愿意为你付费,并且这部分收入能够支撑你去研发新产品、扩大团队规模、拓展更多市场。
那么,在市场验证期这个阶段,to B运营的增长逻辑是什么呢?是市场导向的运营增长。
在这一阶段中,产品还没有被用户接受和认可,只有通过各种推广渠道和手段,获得更多的销售线索,一步步转化成为真正的用户,再通过服务实现用户的留存和持续付费。
这一阶段的增长是获客-转化-留存-持续营收的漏斗模型,不同业务类型在转化这一环节的形式不同,服务型业务和硬件产品型业务在转化环节需要用户付费,而平台型业务在这一环节只需要用户签约,所以这里的转化是指用户与to B企业之间建立关系的环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8066446/650cb62d6f2f8787.jpg)
如上图所示,根据这个漏斗模型,市场验证期的增长重心在于提高用户转化的数量,需要扩大上端的漏斗,获得更多的销售线索,达到开源的目的;
同时也要通过服务提高用户的续约率,客户续约一方面代表着产品具有实际价值,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企业拥有持续营收的能力,以此来实现节流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