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作者: JAVA高级架构开发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7:00 被阅读95次

今天推荐的书,是《浪潮之巅》的作者、硅谷投资人吴军的认知升级类著作——《见识》。

这本书是从吴军在得到的专栏“硅谷来信”演进过来的,以“如何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发展的命脉,如何在事业上更有成就”为主线,串起了一系列的文章。

正如书名“见识”一样,这本书本身也充满见识,大大有利于我们增长见识,改变自己的未来。

遗憾的是,这样的书,覆盖面非常广泛,很难以摘要精读的形式来介绍,因此,我今天换一种方式来推荐。接下来我结合书的内容和自己阅读时的体会,依据下面的结构来聊这本书:

什么是命?

什么是见识?

见识如何决定我们的人生轨迹?

改变见识的关键点

如何增加见识?

这里推荐一下我的JAVA架构学习交流群:614478470 ,想要学习Java高架构、分布式架构、高可扩展、高性能、高并发、性能优化、Spring boot、Redis、ActiveMQ、Nginx、Mycat、Netty、Jvm大型分布式项目实战学习架构师视频都有整理,送给每一位JAVA小伙伴,有想学习JAVA架构的,或是转行,还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正在学习的小伙伴欢迎加入学习。

1. 什么是命?

吴军在序言中写道:

那什么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讲,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运气等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微调而已。

环境很难控制和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是第二个因素。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

所以,要改命,就是两点:

选择环境

改变自己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

而这里面,更重要的,又是我们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因为只有这个改变了,我们才可能看到机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环境。

2. 什么是见识?

其实在看《见识》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见识?

查了下《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有 2 个:

接触事物,扩大见闻。举例是“到各处走走,见识也是好的”。

见闻;知识。举例是“长见识,见识广”。

通读《见识》之后,我理解,所谓见识,是见与识,即你看到、看见、接触了什么事情以及你对它们的理解和看法。只有“见”没什么意义,形成“识”,这些见闻、知识、经历,才会真的内化为你的一部分。

而要由见到识,关键的还是吴军所说的“命”: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

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是慢慢形成的,是可以习得的。

3. 见识如何决定我们的人生轨迹?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

吴军20多年前在国内做语音识别,做得很不错。后来去日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对比当时国内和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语音识别水平,却有“望洋兴叹”之感。于是他放弃了很多已经得到和即将得到的利益,在29岁时跑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注明的语言与语音处理实验室读博士、做研究,最终成了知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见识”的变化。

巴菲特有一个很特别的见识——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怎么理解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呢?

今天我们很多人看到别人炒股、炒币挣钱快,心里就痒痒,就也去尝试,而又不愿意花功夫学习了解,这就是做自己不懂的事情。

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失败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成功的可能性。我们不能把成功建立在类似这样的撞大运上。这就是一种见识。

缺乏见识,还会错误的解读某些事情,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比如很多人看到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辍学创业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就认为辍学就可以创业成功,然后就撸起膀子辍学创业去了,结果死的很惨。其实他们根本没有了解到,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在辍学之前已经拿得到了非常不错的订单或者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4. 改变见识的关键点

见识会限制我们的成长与成功,很多人都想改变见识,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最终获得成功。然而实际上,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见识的人是少数。

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面对事情的反应被错误的模式决定了。

吴军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人的反应模式: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我们一个耳光,我们会做何反应呢?

所有的反应概括起来无外乎三种: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种,认怂,捂着脸走开;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是我们真该被扇,那就接受教训,也许对方真的就是个混蛋,我们或许该叫警察来管他,当然也可能有人日后找机会整治他,让他记住教训。

大部分人会扇回去或者认怂,因为它们很容易。最困难的就是第三种方式,冷静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恰当的应对方法,让自己从中获得利于成长的经验和见识。

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麻烦和难题,就是现实不断地在扇我们巴掌。我们的反应方式,决定了我们能否增长见识,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

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型心态,把生活给我们的巴掌,当成刻意练习增长见识的机会,从中汲取力量。惟其如此,我们的见识才能改变,我们才能成长。

5. 如何增加见识?

有 3 种常见的方式可以增加见识:

经历有意义的人和事

阅读

向有智慧的人学习

谈一场恋爱、建立一家公司、旅游、到Google工作两年、参加一个关于AI的高峰论坛……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人和事。经历这些人和事,思考它们带给我们的改变和意义,可以增加见识。

想要学习Java高架构、分布式架构、高可扩展、高性能、高并发、性能优化、Spring boot、Redis、ActiveMQ、Nginx、Mycat、Netty、Jvm大型分布式项目实战学习架构师视频免费获取 架构群:614478470

点击链接加入群聊【JAVA高级架构】:https://jq.qq.com/?_wv=1027&k=5gMDouY

阅读是最便捷的增广见识的途径。比如读吴军的《见识》,就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像五级工程师、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做好最后的1%能决定你的人生高度、Google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将有用的内容传递给终端用户等等,都是我不曾想到的或没有真正理解的。

阅读带给我们的是间接知识和经验,要想让它们变成自己见识,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看到的东西和我们自己联系起来,比如用看到的观点解释我们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或者用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明或反驳书中的观点。简单讲,书里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如何和我们发生连接,它们怎样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巴菲特的午餐时间今年拍卖到了330.0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19万元)。为什么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和巴菲特吃一顿饭?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巴菲特的智慧。“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智慧的人会传递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见识。

不过,不管哪种增长见识的方式,都需要我们有开放型、成长型的心态。否则,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相关文章

  • 20190204。以沫

    正如吴军所言,“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 《见识》干货大集合!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今天我们在分享《见识》这本书前,首先理一下自己的人生,然后想一下...

  • 孩子走多远取决于父母的见识

    2219-吾爱庐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同样,孩子能走多远,也取决于父母的见识。 近日,朋友聚会,谈到现在这个时...

  • 你能走多远 取决于见识

    你能走多远 取决于见识 吴军《见识》读后感 机缘巧合,在逛书店的时候看...

  • 《见识》

    题记: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你的见识 拿到这本书“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第一次对见识有了字面意义上的了解,女...

  • 《见识》: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前言:拒绝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人个精进,提高认知的实操指南手册。 俩农民吹牛,一个人说:“我见过皇上的金銮殿...

  • 《见识》: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很多人的成功,不是他们运气好,而是“命好...

  • 《见识》第一天

    001 拿到《见识》这本书,首先就给他那句话,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如果想走更远的路了,唯有增长见识。 002 什...

  •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多做,而是做正确且少的事。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

  •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今天推荐的书,是《浪潮之巅》的作者、硅谷投资人吴军的认知升级类著作——《见识》。 这本书是从吴军在得到的专栏“硅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g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