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在新闻中听到了一则消息,说的是以后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询问婚育情况,当时听了还没有很在意。
待到晚上我开车从外地回来,从车上的广播中又听到了这则新闻,并且还有应聘者对这个通知一片的叫好声。原来以为这个消息,是报道妇联界的代表们准备参加两会提交的议案。仔细一听,是我们国家人社部和教育部等其他几个部门联合发出的文件。
我当时听了,就觉得有点诧异。新闻的后面,还报道了记者的采访,几位女性各自诉说了自己应聘时受到的委屈,以及关于生育给职位竞争时带来的压力,她们对国家出台这样的文件一致地欢呼叫好。
从政策的本意来说,肯定是一个好事,但愿我们的女同胞,都能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找到和男同志一样的晋升通道,但是我就在想,我们的女性同胞们,包括制定政策的领导们,有没有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待和考虑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讲繁育后代是民族的问题,是国家的大事,本不应该由妇女们独自承担。那么这么重大的历史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是该由家庭?该由社会?还是用人单位?我说都是又都不全是,里面缺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政府,政府是协调和提供公共资源的主角,而仅仅出台现在的一纸文件,把应该由政府主导的责任和义务,义正词严地传递给用人单位,我觉得有点过了。
制定出台这样一个与用人单位息息相关的政策,如果不能从用人单位与应聘者这两方面思考这个问题,这样的政策提出来,用硬压的方式来检查监督用人单位,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这让我不禁想到几年前,给年轻的应届毕业生,做就业前辅导的一件事。
那是在南京审计大学的会堂里,有一位学人力资源的应届女生,愤愤不平的向我诉说了她应聘时所遭受的委屈,她说为什么企业的在招收应届生的时候,总不能多给我们一些机会呢?为什么企业对应届生都不怎么待见呢?
我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如果你的家里面买了一辆新车,没人开,需要雇一个驾驶员。同样有一群老司机和一帮菜鸟,你会选老司机还是用新手呢?这里女生微微的一愣,脱口而出:那肯定是用老司机喽。
我进一步问他为什么?
她说新手自己还不一定认得路,把我一家人的身家性命都交在这样的司机手上,我肯定是不放心的。
我就笑起来了,你应聘的岗位是人力资源专员,是帮着老板管人的,他敢把一个企业的命脉,交到一个刚刚拿到毕业证,而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人手里吗?就象你不敢相信新手司机一样,他敢拿他的企业,来做你的小白鼠或磨刀石吗?
当时在场的学生都会意地笑了,这个女生说:哦,我懂了。
再看今天的这则消息。政府部门该也不会出一个文件,要求企业招人时,一定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来促进就业吧!这让我想到这些制定政策的官员们,他们应该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家里也应该会要聘请家政服务员的。
如果是钟点工,按小时计费那倒罢了,如果是要请一位年轻的住家保姆,不知道,在中介见面的时候,该不该问她婚否矣!娃否矣这个切身的现实问题呢。
我想谁都不愿意,家里面三天两头的换保姆吧,谁也不敢聘用一个已有身孕而你不知的保姆在你家洗衣拖地、买菜烧饭吧。同样的道理。如果政策一定要这样制定,用人单位不得有对应聘者能否持续工作或是间断工作的知情权,那对付出报酬的采购方也是缺乏公平公正的。应知而不能问,不能知,我想用人单位也一定会想到应对的办法。
我在企业做了多年的人力资源的咨询工作,在这也给企业HR们提了个醒。应该要把入职前功课做足,虽然这个问题不能问,那企业在应聘的时候,把岗位说明书做得更严密,更精细一些,在人岗匹配与绩效管理制度方面,或者从劳动的报酬,或者劳动的时间上面,做得更科学、更合理一些,真正做到让多劳者多得,同工者同酬,也提前让不能胜任者知难而退,免得频频换人,使单位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从政策的制定角度,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懒政。现在婴幼儿的养育,多数是靠家庭,如果是双职工,女性要出去工作,有没有考虑政府多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予以扶助?一般我们都是靠老人来带孩子,现在的房价这么高,城里面如果买一个能可以能和老人合住的房子,成本是很高的。上公办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要难,因为他不是靠考,也没有学区划分,是靠关系或者人情,是靠所谓的“找人”才能解决的难题。这种现象我们的政府是不是要多多的考虑,为各家各户,尤其是女性同胞们多多的分担一些呢?
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点主观粗糙。发个文件很容易,可是它的合理性,它的科学性,以及它的可操作性,我们将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