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二滩记

作者: 申屠含烟 | 来源:发表于2017-10-28 22:33 被阅读0次

    释恒铭、本如是等人,闲来无事,放步于宛丘之野。遥见一处,水雾氤氲,百草丰茂,罕有人迹;拔草分茅,前而视之,中有水滩,约二三分许,水质极净,宛若无物,水底泥纹,清晰可辩,历历分明。

    时,云影醫空,翠叶轻拂,风送幽香,转土包穿棘林,信步追香,六十步后,又见一滩,依然茂草掩映,但闻啾啾乱鸣,绝然不见人迹,红白菡萏,隐约其间,幽香之气,似源此处;细视其水,绿萝黑丝,即匀且密,遍布其中,污浊之质,迥异前滩,然此秽滩,芬芳生焉,可谓出污泥而不染也。

    释恒铭:阿弥陀经中,极乐众鸟,所出和雅之音,皆为法音宣流;风吹宝树发出的微妙之声,也是念佛、念法、念僧之声。由此可见,对境之中恒沙物事,皆有表法;今此所见,净秽二滩,岂会例外?如是仙兄,愿有惠意!

    本如是:A 净滩之水,滩底泥纹,可直视无碍,秽滩能否?

    释恒铭:秽滩不能。

    本如是:人心亦然。无挂之心,自然清澈,深深因果事,皆可条分缕晰,视之无碍。心若有挂,则挂碍若秽,将心事覆藏,难明因果。

    释恒铭:仙兄之言,妙极妙极,凡夫之人,无论日常还是梦中,所对之境,皆心中挂碍;因碍障心故,心光被遮,自性深藏;若无碍挂心,则自性显前,心中澄澈;昔阿那律,有大成就,肉目虽盲,天眼第一,心无碍故,了然三界。

    本如是:B 秽滩之水,原就秽吗?非也,再秽之滩,也有净时。净滩之水,净可久乎?非也,其后也定有秽时;至于秽后,能否再净,要视其因缘的发展实况而定;滩周众生的需求,对净秽壮况的发展,有引导作用。有情之心,也是这样,净秽无有定时;有情之心,对其心境净秽的发展,有引导作用。

    释恒铭:“有情之心,对其心境净秽的发展,有引导作用”,此论至理也,妙极妙极,可称为“本如是极珍心滴”。大的方面,佛国净土,皆乃因地之时,在诸佛所发大愿的引导之下而得以成就的;小的方面,众生所现的聪痴丑秀,无不是其以前的因缘在心力的引导下发展至当今的必然结果;再比如,分段生死中,有情身躯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及再从有到无,都是在心力的引导下而况得成的。特别地,年高的众生身躯,从有到无的发展期间,妄心若不舍躯,会持续地引导身躯演化的因缘诸况,躯体就会自然收缩渐至于无,此即俗谓虹化也;妄心若舍躯而去,身躯的演化失却了妄心的引导,就会出现僵硬青淤腐败之相。之所以深解佛教而非其他的人能现虹化之相,是因为他们深解心之胜义“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本质;自然而然地支持分段生死的妄心,便老老实实地呆在身躯之内,引导躯相的发展了。

    本如是:C 艳荷生于秽滩,是因为滩水之秽给艳荷提供了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然而,仅有可作为养分的秽物而去其净水,艳荷可得而生乎?答案显然是不能的,净水及混于其中作为养分的秽物,皆于艳荷的生长不可或缺;也就是说,艳荷成住坏空的生机演化,绝非是基于一个平台的结果。当然,把艳荷成住坏空的演化进程视为诸多因缘的无常聚散,也很是可以的;不过,换一角度,视之以艳荷为例子而显现的,诸种因缘演化无常的基础平台,意义更为深刻。释子恒铭,言外之义,话外之音,例中深趣,事中深理,汝岂无所感乎?

    释恒铭:岂止有感,深契于心!有情众生外显出来的诸种因缘的演化无事,是基于多种平台共运的结果。第一个平台是真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该平台的特征是“真空妙有”;所有的众生都从其中的“有”里诞生后,依各自所愿历经N多轮回,最终又归入其中的“空";十万余言的《法华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恒沙众生,终必归佛”。第二个平台是妄心,妄心支持的是分段生死,真心依妄心而显现,妄心依真心而运作,真心给妄心提供运作的背景与能量,妄心给真心提供妙用的方式与价值;以分段生死形式表现出来的妄心,自性本空,其实质是真心的幻化,观心者常言“人生如梦",说的就是此理。第三个平台是日常作意,各种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都是日常作意的典型表现。日常作意与妄心的关系,完全类似于妄心与真心的关系。

    凡夫之人几乎90%的时间生活在日常作意里,9.9%的时间生活在妄心里,剩下很少很少的时间生活在真心里。修心人则是安住于妄心的时间比较多些,成就者安住于真心的时间多些。日常作意时,有择必弃有生必灭,躬行的是致使痛若的轮回之业;安住妄心时,遂行的是业债酬偿,心常安适,有大乐之受;安住真心时,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当此之际,万法俱灭,常寂净光。妄心及作意,在真心的平台上常相缠绕;比如日常佛事,是任运、是观心?是禅坐、是诵经?是念佛、还是持咒?等等,任择其一,必弃其余,若得某功,必遗它利,此种取舍,即是作意。一旦作出选择,持行一段时间后,心即有了定力,不再苦恼于非此即彼的选择;届时即知,无论选谁都沒什么区别,日事业行就进入了妄心阶段。妄心阶段持行选择继续下去,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持无所持的阶段,其时行持者不知自己在干什么,也非不知自己在什么,强而言之可作此述,可以说这是进入了真心阶段。由妄心阶段进入真心阶段后,一般情况下,行持者会发生行持对象错乱重组的现象,其心续中的千经万论会被杂糅在一块,一旦行持者察觉所持杂糅后,日事业行的生命壮态就会出坠真心平台,行持者通常要重新作意取舍行持对象,作意与妄心平台上进行的日事业行就是这样缠绕在一块的。

    本如是:恒铭贤弟,能洞烛幽微的如是之解,方谓心珍之极啊;当来之世,得闻此解而叹珍者,必心花怒放方便大开速至菩提。贤弟,以此解之慧,汝定当知:有情之心犹此二滩,不会止态于净秽,生生无尽故,以愿力为导引,幻界成千。

    此论若谬,阿弥陀佛

    论若有功,阿弥陀佛

    若益见者,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宛丘二滩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ke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