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一上坟的正日子,说上坟有些粗直,从小说习惯了,并没有对故去的祖辈不敬之意。
我父母已经多年不在了,所以近年来上坟都是跟随岳父、岳母,到他们的父母份上祭奠。我常常想,这也是命吧?自己千里迢迢从河北来河南,自家的祖坟已阔别多年,却屡不缺席媳妇家的祖坟,真是一种惭愧又无法言说的无奈。河南这面还有个习俗,每逢烧纸的节日,尤其七月十五,身在外地的人们都会找个十字路口,画一个圈烧纸。第二天每天过马路,密密麻麻满地都是。按说我也应该如此,可一来河北老家没这种风气,二来安慰自己,家里有哥哥姐姐代劳,自己不用像旁人那样。最重要一点,总觉得只要心中有父母,烧纸这种事不过封建迷信,顶多是安慰活人,对死去的人难道真有什么意义?
但说完全不信,也不是。看《老残游记》,清清楚楚记得一句话,是引用孔子的“祭如在”。意思是祭祀祖先的时候,心中要想着祖先,这样祖先的魂灵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有感应并来享受贡品。如不然,则祖先得不到祭祀,祭如不祭。说实话,我倒宁可这是真的。那样的话,不但死去的父母还存在于另一个神秘世界,而且等我死了,也可以去那里见他们,更可一探究竟。可毕竟对这三个心存疑问:倘若祖先已经转世投胎,再“祭如在”又有何用呢?
所以我仍然坚持,只要心中有死去的亲人,形式其实无所谓。我特赞成孔子说的那句话,古文忘记了,意思就是你对我毕恭毕敬、言辞谦卑,可内心瞧不起我,不真诚,又有什么用?想想老家一大家人春节上坟,嘻嘻哈哈、闹闹哄哄,走几处坟头、放几挂鞭炮了事,对喜欢孤独、清净的我来说,真心是件苦差事。我宁可一个人提壶酒坐在父母坟上呆半天,也比跟他们一块去一块回舒服。
所以倘若多年后,我一病不起,临危一定告诉孩子们,把我火化,撒到海里去。然后在家里屋后种一棵树,好好管它,让它高大茂盛,它就代表是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