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1月开始,我的生活开始进入了不稳定状态,这里的不稳定主要指工作。因为不甘心在一家公司里继续无出头之日的打工生活,所以尝试了一些改变。
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心态。
11月开始去年加入同学在深圳的创业公司。刚去的时候充满了希望,一心想做些事情,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到那边几个月都没能很好的切入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和同学的沟通也非常不顺利。因为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心整天都是悬着的。那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焦虑状态,时不时的坐立不安,实在受不了了就干脆开车出去,到大街上瞎晃悠,或者找个商场毫无目的的转转,用这样的方式来缓解焦虑。
这一阶段的状态是心乱。
这样的状态肯定不能持续,过完年后就果断重新找一家公司,回归上班生活。当然自己心里总还是有自己做点事的冲动,所以找的公司,也有意识的找了一家对以后自己做事有利的公司。
新公司,面临新的业务和新的公司文化,挑战非常大,生活也随之进入了只剩下工作的状态。
也是在这期间,一些自我成长计划完全搁浅,写作群的作业也开始出现迟交或不交的情况。一面是永远也完不成的工作,一面是自己想要成长计划,在精力和时间都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偏向工作。工作虽然很忙,但其实对于生活状态的反省的念头时不时的浮现。
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样的生活对于未来真的有益吗。答案其实自己是很清楚的,这不是我想要的,对未来的价值也不大,但真让自己马上跳出来又没有勇气。
恰逢这个阶段,公司推行一些我无法理解的所谓的员工成长训练计划。这里大致解释下所谓的员工成长训练计划——就是写出三个月内自己在公司要达成的目标,每周部门开一次总结会议,回顾目标达成效果。说实话,这一计划的出发点,说的漂亮一下是为了员工成长,说的坏一些就是为了压榨更多的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就一个方面就能明白老板的意图,说了那么为员工,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保都没给员工买。
计划但到了落地的时候,就变成了为了做而做的表面功夫。在部门领导逼迫下,下面的人都写了一些过于高的计划,每天工作就像是顶着一座山在工作,有时候为了达成目标不得不采取敷衍的方式,就这样大部分时候大部分人的目标也无法达成。总结会就变成了批斗会,一个一个随头丧气,全无战斗力,部门气氛日益尴尬,压抑。带着这样的情绪和状态进入下一轮,然后进入恶性循环。
我这人从小就有一个特征,对于一些做样子的表面功夫或是自是欺人的事情极其不屑,打心里鄙视。比如为了考个好成绩去抄袭,我就算考个零分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可想而知,遇到前面说到的情况,心里有非常大的抵触。
最开始,一直在努力适应,毕竟不是刚开始工作的愣头青,但日子久了就或多或少的表露出抵触行为。开始调整工作方式,想找到自己的做事节奏,而不是被人带着走。但到总结的时候,就无法给出一个解释。这就必然引起领导的不满,找我谈了几次话,最后一次谈崩走人。
现在回想,为什么我不能压制自己的个性,适应企业。最大的原因还是企业的价值观和我个人的价值观冲突太厉害,在这个企业所能得到的不能抵消这种冲突带来的痛苦,走只是时间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想要在这个企业学习的东西也大致摸清楚了,不再那么谨小慎微。
总结这一阶段的心态是,心累。
后来机缘巧合,和前同事开始合伙做一些毛衫贴牌类的事情,也算是开始做自己的事情。毕竟算是开始自己给自己做事,心态就完全不一样,当然现在是刚开始阶段,还没有遇到困难。但相对前些日子来说,现在的心态是,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