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
认识张文质的三个后果

认识张文质的三个后果

作者: 人中每文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20:20 被阅读421次

    偶尔敲击键盘,除了记录自己的教学、生活与读书,有时候我也会写一写自己认识的人。或近或远,男女皆有。虽然自身平凡普通,论写人,却一定是要入我心者,我才能将其跃然纸上、言之有物。

    张文质

    记不清第一次看到张文质老师的大名是在哪本书里,但使我从此过目不忘印象深刻的主要缘由还是孔子那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直觉告诉我名唤“文质”的一定是位文学造诣极深的青年才俊。

    后来我开始读他的书,第一本就是《教育是慢的艺术》,那是他在各地的演讲录。阅读中,我被他通过言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深深吸引,又紧接着读了他的《张文质说1生命的见证》和《张文质说2教师的微革命》,都让人一见倾心,引起了我精神上的许多震动。和一些名师的著作不同,他的叙事风格很是独特,轻缓的笔调,不疾不徐,似有人在耳旁低语。而细细地去读每一个句子,又感觉全都值得铭记在心里。行文间洋溢着诗意又充满着哲理。再加上书籍封面上他那一脸深邃的忧郁神情,彼时我又猜他一定是位诗人,教育研究与教育写作应该只是他的副业。

    直到2017年暑假,在全国第三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现场,我听到了他的讲座,不带讲稿、不做幻灯、中途也不喝水,一开口就能滔滔不绝却又娓娓道来。我才确定他的身份是研究生命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专家,同时也是诗人兼作家。他讲话的最大特色是不论他讲多久,都能让听者感觉不到累,同时你也不觉得他讲得累。他甚至对演讲时所该使用的语音语调、手势与姿态都有研究,因此总能营造出一种既让自己轻松、又令听者愉悦的氛围。此外,我还觉得听他讲话就好像在读他的书似的。文字里的他与现实中的他毫无违和感。他后来也袒露他的很多书确实是经人整理出来的他的一些诉说,譬如我暑假时读的那本《教育的勇气》以及刚刚到手的《奶蜜盐》。他自己称之为口述式写作。无疑,我对他的钦佩便又多了一分。试问,出口成书的人,你见过几个?

    但真要说与张老师算得上认识,还是在2018的暑假,全国第四届“教育行走”如期启幕,在浙江宁波光华学校的营员报到处,我们一行人拖着行李正要去办理手续。许是他那发亮的头顶太过引人注目,每个人几乎都是远远地一眼就看见了他,然后激动地前去与他打招呼、合影。我心想自己那么默默无闻,即便是寒暄也得有个说头吧,我既然没有,不如把时间让给那些与他相识的人叙叙旧。径直去了报到处,待手续办好出来,他竟还在那里。同行的宇娟说:我们一起去和张老师拍张照吧。

    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走到了张老师身边。不等开口,他竟主动发问了:你是哪里的老师?叫什么名字?我很是奇怪,原本以为他只会出于礼貌与我们拍张合影而已。他这样煞有介事地一问,我倒有些懵了。难不成他真的认识我?这怎么可能?即便在行走群里,我也只是潜水员一名呀,再者他这一问就能记住每个人?哎呀,不管了,人还在等回话呢。

    我报上了自己的姓名、来处。他先是一声“哦”然后一副仰头望天空状,似乎在记忆里搜索着什么。见此情景,弱弱地,我又不知死活地问了句:“张老师,难道您认识我?”“我在群里看过这个名字。”他终于把下巴放了下来,这样回答。好吧,也算无懈可击。我们道过谢,离开了。自此,我单方面地以为我们算认识了。

    于是,认识他的后果也紧跟着接踵而至。

    认识张文质的第一个后果就是凡事爱想三。老子曾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原本想要一句带过的观点,因为受了他的教唆“对待任何事件都要发表自己的三点看法,说第一点时想第二点,说第二点时想第三点。”刚敲下此文标题的前几个字,“三”就自发地溜了出来。实在是有点鬼使神差,悄无声息,冥冥之中有如神助。不过,我要重点申明的是:我对张老师的尊敬一如既往,较写此文前丝毫不减。标题中直呼其名实属行文需要,并非心有不恭。我相信老师一定可以理解。

    关于“三”之说,我再举个最新的例子。就上周二,我上了一节课。课中的一点意外给我触动很深,心想着来写篇教学反思,日后好改进不足。结果一成文,读过来读过去,我才发现自己把课前准备、课中回味、课后追问全呈现出来了。这不就是典型的“我对今天的课说三点”之态势吗?且还前、中、后思路条理清晰得很。而在以往的教学随笔中,我有过这种写法吗?没有啊。算不算中毒?

    认识张文质的第二个后果是勇敢加皮厚。勇敢是说我,皮厚还是说我。记得在光华学校时,张老师有一次在讲座中说道“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我面前不停地说起自己的名字,或者是朋友圈,或者是微信里,只有这样,我才记得住你的名字。”虽然这话不是针对我一人说的,但真的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就说朋友圈点赞吧,其实我也发现了一些规律,身份地位,级别分明呐。我就常常在犹豫,我要不要给傅囯涌老师点个赞?他时常带着童子们游历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令人向往不说,光是他晒出的那些异域风景照也让我每天眼前一亮啊。我是真的觉得万物既美且好。还有他说过的那句“人生最美是相遇”至今让我难忘。但如果我频频点赞,他会不会以为我是另有所谋?比如:异想天开地想加入他那个什么种子教师队伍之列。

    但经张老师这么一说,我又开始君子坦荡荡了(其实就是皮厚)。我就单纯地向对方表达下好感,并无他意,没准也能让人留点印象,仅此而已。我为什么要怕呢?还真就不怕了。后来有一次,我遇到了一栋房子上两个识别不出的字,苦寻未果之下我断然决定求教于傅老师。当晚发了一条微信过去,他并未即刻回复,却在第二天一早就发来了结果,还说“我特意请教了懂篆书的朋友。”如此慎重周到的老师,我之前怎么会以小人之腹度之?简直天理难容。

    而这件事也更新了我的认知:不要因为自己的渺小就主动放弃了那些向高人学习的途径。“身边有师傅,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无论是哪一种,面对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都应该努力地让对方看见自己,而不是躲在暗淡的角落,仰望他人光辉。“机会,真的只留给那些勇敢的人。”

    认识张文质的第三个后果很明显,那就是我更加热爱写作了。其实没认识他之前,我还不敢说自己是写作爱好者,因为底气不足。一来无任何著作,二来也不曾在行走的舞台上发表过任何言说,对于写作,光说“爱”有何用?但现在不同了,我参加了“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的线上学习,我为自己的所爱付出了行动。而学习了,就有所获。

    再者,谁让张老师还在群里当着那么多人面@我说一切都是美好的开始。既然开始了,我就不会结束。我还等着三年之后恳请老师的亲自点评呢。原本我只会制作美篇,为了跟上集体的进度,看着大家齐刷刷地都在下载简书好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到老师的专题,我也打破了“手机太卡”的魔咒。硬是第一时间成功安装了简书,开始响应老师所说的“刻意练习”。“让行动落地,而不是只把激情放在心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龙之崛起:漂亮
        人中每文:@宋鹏老师的云课堂 😀😀
      • 彬彬福建:真实,细腻,喜欢你的文字
        人中每文:@彬彬福建 谢谢彬彬老师😊
      • 堂吉诃德同学:“不要因为自己的渺小就放弃了那些向高人学习的途径。”
        这句话让我很受鼓舞啊。
        人中每文:@堂吉诃德同学 我就是这样的人😞总觉得自己渺小,就不敢往高人身边靠拢。
      • 一起写吧3721:情感细腻,思考深入,行如流水,太厉害了
        人中每文:@一起写吧3721 谢谢老师夸奖,自己的真实体会。
      • 江山吴:廖老师,妙文,行云流水,一字难易。
        人中每文:@江山吴 你看你,一来就是三点看法👍
      • 蒋铭国江西乐平:拜读了。第一感觉清新自然。向你学习!
        人中每文:@默默彼岸 对于蒋老师的评论,我想说三点看法😂😂😂

      本文标题:认识张文质的三个后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nm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