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说李白洒脱,遇到不得志时,他随口就怼上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若不是有着满腹才学,谁又能说出这样自负的诗句?如果说李白的狂是张扬的,那唐代诗坛还有一个人的狂,则是不着声色的内敛,他就是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 @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诗言志".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人虽被贬谪,他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释义: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每悲叹秋天的孤寂、寥落,我却说秋日远胜春天之美。在秋高气爽时节,晴空万里之下,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将我这一片诗情带到了那碧海蓝天。
作这首诗时,34岁的刘禹锡被贬至朗州任司马,在此之前他是京城里最得志的少年。出生名门的他,19岁就游学于洛阳和长安,因一身才情名声大燥。21岁进士及第,不久便被重用,本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却一朝被贬。
许多人遭此挫败也许会一蹶不振,可天性豁达的他,怎会一蹶不振,就在秋风瑟瑟中,他写下此诗。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我们现代人读诗的同时,也要在古人的诗中攫取励志的精神,鉴古知今,为我所用,积极地面对人生挫折。在多彩的生活中,学会体会和享受人生快乐。
本文作者静待花K:专注影视、情感、心理、思维领域写作。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书。关注我,给你更多影视、情感解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