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即爱的情感。相对于契科夫说的“爱情是责任”。我更倾向于柏拉图的“爱情是欲望是冲动”。每段美好的婚姻都始于爱情,爱情来临时,我们相互吸引,大脑产生大量的多巴胺,想她念她满脑子都是她,恨不能天天在一起,一刻不分离。放大彼此的优点,甚至觉得对方无限完美。
就像之前热播剧《我们都要好好的》中,寻找的前夫向前询问胡楠和寻找相差那么大,为什么会喜欢寻找。胡楠告诉他:寻找只是比他大八岁,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自己真心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那么那个人在他心里就永远都是第一次见面的样子。当向前问他喜欢寻找什么?胡楠的回答是:她的冷漠、暴躁、咄咄逼人、特立独行。所有别人眼里的缺点,在他看来都是可爱之处。他不在乎寻找结过婚生过孩子,不在乎她得过抑郁症的事实,不在乎她过去的一切……可是三毛曾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当你在他面前无所顾忌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他还会待你如初吗?婚姻里,爱情或许可以转化为亲情,可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而且这种转化是要以包容、改变、放弃,甚至牺牲自我为代价的,不是每场婚姻都能完美转型的。如果包容变成了隐忍,改变之后连自己都嫌弃,放弃得心不甘情不愿,那么这场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会偏离原本的轨道。爱情没了,亲情度还不够,成了四不像的怪胎。
婚姻中最怕的就是“我很疼,但是还能忍……”。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处着,一个不小心就会炸雷,过往的种种伤痛便席卷而来,每一次的争执,都会让痛苦的往事像过电影一般,在脑海中历历呈现,每一次争吵都会成为下一次痛苦的回忆。
柏拉图曾经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的树。只能砍一次,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于是,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也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通的树回来,他说:“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苏格里拉告诉他:这就是婚姻。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说:“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
我们以美好的爱情开始,我们一起奔向美好的生活,却在现实的婚姻中迷失自己、丢了彼此,这本身就违背了我们的初心。我们本是独立的个体,因相互吸引才结合,1+1的答案应该是更加强大,而不是相互厮杀。也许是我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太高了,我们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在每个凡人的心中,自己的都不是一个平凡的人,都期盼着会有一场不期而遇的爱情,一场完美的婚姻和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