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节,总公司以各分公司为单位要组织一次合唱比赛,小王虽然只是个普通员工,可是因为她在以前单位组织的歌唱比赛中曾经得过一等奖,所以分公司领导就把这次合唱比赛的组织排练任务交给了她。
以前小王参加比赛,那都是单打独斗,自己一个人就办了,不需要与别人沟通协作,这次不一样,一大帮人需要她指挥呢。
可是现在已经排练两天了,依然是一盘散沙,指东向西,不以为然的现象让她很是头疼。
并不是她的专业能力不够,排练前她都会说一遍注意事项,结果解散后,原来该怎么练还怎么练,没有改进。
回到家,小王瘫在沙发上,唉声叹气的吐槽:“每次都问听明白没有,都说听明白了,结果呢,下次再排练,还是老样子。他们太笨了,就这排练进度,这次合唱比赛够呛拿到名次了。”
一旁的妈妈对小王说:“合唱团的队友不是你的同事就是你的上级领导,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明天你试试,最后问他们听明白没有的时候,改成,我讲明白了吗,也许对你们之间的沟通有好处。”
“好吧。”小王心想,死马当活马医吧。
第二天,排练前的讲解,小王最后结尾,刚要说“都听明白了吗?”忽然想起妈妈的话,立刻换了一句“我说明白了吗?还有哪里不清楚的,我再说一遍吧。”
“这里再讲讲。”后面有个女同事指着歌谱说了一句。
几分钟后,大家这次没有一脸严肃的开始排练了。
第二天。
第三天,当小王越来越习惯说“我讲明白了没有”时,与同事们的沟通越来越顺利了,而且大家的协作越来越融洽。
最后,合唱比赛虽然没有得到冠军,可是得了第二名,这个成绩已经超出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预期,毕竟刚开始时,他们的预期是重在参与,能得奖就是惊喜了。
“我说明白了吗?”“你听明白了吗?”两句不同的话,表达同一个意思,最后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前者是主动的自我检查,后者是检查询问别人,很明显,换个角度说话,从沟通的角度看,前者更胜一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