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物的思念,就是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用食物医治疗效最好”作为资深吃货,憋出这么一句有哲理的话,也是除了我没谁了!
农历二十三,人们开始办年货,除尘,贴春联准备过节了!这么好的彩头,只有添好运点心铺配得上了。出了地铁站,不用刻意找,门口乌泱泱一大堆人的,必是无疑。拉过餐单,权衡着胃容量与美食的比例,精挑六件,配着有股子霉味的普洱茶(某人对普洱高度浓缩的概括),享用一番。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深水埗街头漫步,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耳边熟悉的粤语,街头巷尾红彤彤的年味,卖电池、遥控器、灯管等各色小铺子,间或发现一两家大名鼎鼎的小食店,虽无肚可装,拍个门头,隔着人群张望一番,也心满意足了。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馋虫的毅力是绝对薄弱的,美食当前,已顾不得身材啊,胃啊,啥的,一边大叫着“撑死了!”一边看着餐单指指点点,“这样、那样、这些样,都来一份!”话说,公和豆品厂出品的豆腐,和专做甜品的铺子比起来,少了份细腻,但细品之下,豆香味还是不错的,只是豆浆过甜,盖了些豆子的原本香味。有趣的是,前面半件卖着豆腐,豆干,豆腐果,豆芽,后面半件给食客坐下来杯豆浆,来碗豆花,也是蛮有意思的。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美食落肚,又有暖阳笼罩,竟有了些许困意。赶紧下地道,在阴冷的地铁站中清醒一下,奔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许是因为没耐心看地图,也没有明确的目标,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并未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香港大学却相反,去了三次,次次感受不同,也许,是因为气质相投吧!(嘿嘿,此处纯熟高调自夸)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回到上环,按捺不住文化场熏陶的文艺心,寻图摸到摩罗上街的文艺咖啡店,来杯钟爱的拿铁,摆个小腔调,在咖啡香中听邻座聊着“大状”的话题。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作为三星米其林,龙景轩的靠窗位早在两个月前就下手预定了。落座在落地窗前,看维港的景色慢慢变化,品每一道用心制作的菜肴,享受的很。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夜色下的金融中心颇有些凉意,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穿过,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子。夜色下的庙街,韵味十足的粤曲充盈的空间,会让你自然慢下脚步,沿着塔罗牌,八卦乾坤的一排排铺子晃过去,看迷离灯光下神秘说客,迷茫听客的故事,看老字号烟火气的铺子,老饕们或排着长队,或大快朵颐的样子,很满足。
再回hk(三) 再回hk(三) 再回hk(三)棒棒糖于香港
2019.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