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力管理——我好累但还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精力管理——我好累但还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 无名作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23:01 被阅读0次

如何分配你的精力,这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写一篇文章,是因为此刻的我,就处于精力分配不当造成的疲惫状态。

咬咬牙刚好借此机会,分析下今天精力消耗的原委,回顾以前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普通人精力管理的两种情形:

001直线型管理

这种管理精力的方式是消耗性的 ——一直工作,累到停为止,然后休息一段时间,一直到不累,再继续工作。

这种休息是一种“没法工作”的虚弱的表现,或者为了工作不得不做的事。

002钟摆型管理

他们懂得掌握节奏,主动休息。休息被认为是一种高效能的工作方式。

这种休息,是根据有序的的规律去安排,就像钟摆一样有节奏,消耗固定的一段时间后,就做短暂的休息,然后又切换到原来的模式。

你可以理解为用手机办公,在电量充足的时候工作,电量用到60%时,暂停充电一小会,恢复到75%时再次开始工作,继续工作到50%电量时,二次充电至70%再切换,以此类推,永远让手机保持在较为充足的电量储备状态。

今天,自己之所以深感疲惫,就是因为错误使用了“直线型”精力管理方法,从一大早一直到傍晚下班,一直都在处理文件与接待工作,一整天都处于“连轴转”的状态,精力便在下班之前就被消耗枯竭了。

如果换用第二种工作模式,工作中穿插短暂时间伸展肢体,午饭后,午休一小会儿补充体力,那么精力应该会保持在适中状态。

两相比较,第一种精力管理模式,就像是一块电量满格的手机,不间断开启大型软件,即便手机发热报警也不暂停,电量最终归零,人也彻底倒下;

第二种模式,像是随时有充电宝的加持,面对短时间的大功率使用,永远处在饱满旺盛的状态。

长期使用下来,一台是永远在要关机的时候还透支的手机,另一台是“日常规律充电+紧急情况充电宝救急”的手机,你说哪一台,用得更持久呢?

看上去都是在自我分析,若是我有幸让读者看到了这里,你完全可以对照上面的原则,想想你平时是如何分配精力的,有更好的方法改进么?

毕竟,写一篇文章能帮到你,我的付出更有意义,读者也能有所收获,不是很好么?

更多实用工作妙招,关注公号:成长杂货铺

相关文章

  • 精力管理——我好累但还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如何分配你的精力,这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写一篇文章,是因为此刻的我,就处于精力分配不当造成的疲惫状态。 咬咬...

  • 简单聊聊复盘

    我前面在文章里写过,时间管理不如精力管理,精力管理讲究的是与其逆流而上,不如顺势而为。 比如现在我写这篇文章就感到...

  • 《精力管理》导读之三

    今天是《精力管理》的第三次导读,上一篇文章,我介绍了《精力管理》的第一个维度—体能。这篇文章继续介绍精力管理的第二...

  • 精力管理到底应该如何做?

    这篇文章只讲落地的精力管理方法。 精力管理主要包含了3大内容:善用精力,恢复精力,提升精力。 1)善用精力 对于一...

  • 我用半年时间成为一名精力管理职业选手(下篇)

    上一篇文章中,我主要提到了精力管理的第一部分:工作部分,这篇文章,我将提到“生活、情绪”部分的精力管理。 生活方面...

  • 由《王者荣耀》想说的

    x后感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我最不喜欢写的说教类文章。这篇文章还是专门写那种不自觉的人,我觉得约等于白写,但还是...

  • 如何进行24小时的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这本书,我目前读了59%,种一棵树需要25分钟,我“种了三棵树”。”这句话是写这篇文章的开头时我写下...

  • 迟到的忏悔

    今天接到这个题目,写这个话题,心里还还是有些忐忑,毕竟这样表达对不对,但还是尊从内心的指引,写下了这篇...

  • 看了那么多专栏,我记住了多少

    写这篇文章也为自己盘点一下自己看过的哪些文章,究竟有多少留下了! 2013年参加《时间管理GTD》线下课程...

  • 为什么那么爱我们的人,却没能陪我们走到最后(一)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里有些犹豫。我并不是什么矫情的人,也从不写这么矫情的文章,但当我看到她的眼泪,我还是不由得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力管理——我好累但还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rz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