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先生在其著作《思维的本质》中提出思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先生的亲传弟子,文魁大脑首席思维导图讲师,玉印教育科技创始人王玉印老师,通过多年的总结与分析,发现广义上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低效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零乱的,散落的,大杂烩式的思维方式;而狭义上的思维方式,才是高效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连续的,有结构的思维方式。
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些孩子学习跟不上,职场人士工作效率低下,并不是他们没有动脑筋思考,而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低效的思维方式。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让我们的思维变得高效?
王玉印老师认为是有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她在《思维导图工作法》中,一方面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为我们梳理了以往关于思维导图法的一些认知误区,帮助我们树立思维导图的正确观念;另一方面则讲解、分析了思维导图法的各个要素,以及其原理和应用逻辑,具体拆解了“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如何用思维导图法帮助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变得更美好”等问题。
01 思维导图的误区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思维导图,也用过思维导图。但是,我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多误区:
- 画画好的人,思维导图才能画得好。
- 学思维导图一定要学手绘,软件绘制是不正宗的。
- 思维导图很简单,就是将以往罗列的1、2、3、4……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 ……
诚然,漂亮的手绘思维导图确实会让我们眼前一亮,抓住我们的视觉。比如,我们在读一些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时,看到里面的图例全都是手绘的、令人惊艳。但是,这些导图漂亮是漂亮,却在一定程度上让普通读者产生了畏惧感,与作者,与思维导图都产生了距离感。王玉印老师认为思维导图却并不一定非要漂亮,甚至并不一定要手绘才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在《思维导图工作法》中,大量的图例都是软件绘制的,比如下面这幅:
即使是手绘导图,也很少有让人感觉到惊艳的。大部分手绘导图都会让人产生“这样的图我也能画出来”的感觉,比如下面这幅:
王玉印老师认为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一种思考工具,片面的追求手绘、图象漂亮,那是本末倒置。王玉印老师在回答“我不会画画,可以学思维导图吗”这个问题时,表示:我都画成这样了(见上图),还在教大家思维导图法。我们对于思维导图法,要学的,要追求的是“法”,而不是“图”。
“法”就是我们快速抓取关键词、构建结构、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思维导图也绝不像有些人认为地那么简单,只是将以往罗列式的1、2、3、4……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它具有自身的一套逻辑和方法。只有我们掌握了这套逻辑与方法,思维导图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提高思维效率。
02 思维导图的术
和世上万事万物一样,思维导图也有其术与道的区别。思维导图的道,则是关于思维内在的规律与逻辑,而术则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与运用方法,王玉印老师将前者称之为思维导图的心法,后者为思维导图的技法。
思维导图的技法包含颜色、图像、线条、文字四个元素。
颜色,指思维导图文字、线条、图像使用的色彩。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情绪。比如说,蓝色容易让人心绪安宁,红色则容易让人感觉兴奋。选择合适的色彩,能够加深我们的感官印象,轻松记忆。
此外,色彩,还有一个作用是能够帮我们快速区分信息,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工作和学习。比如说,在我国关于《安全色》的国家标准(GB2893-2008)中,红色表示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提示消防防备、设施的信息;蓝色表示传递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黄色表示传递注意、警告的信息;绿色表示传递安全的提示性信息。
图像,有中心图和插图之分。图像相对于文字,更为形象、具体,它不仅能加深我们的记忆,还能加深我们的理解。同时,图像也可以更好地调动我们的情感、记忆等内在的反应。
对于中心图,有统一的几条规则需要遵守。
- 中心图位于画纸的中间,约占整张画纸的九分之一大小。
- 中心图的结构宜采用稳定构图,忌头重脚轻的,倒三角形的构图。
- 中心图的构思要紧贴主题,颜色要大于等于三种。
对于插图,我们要牢记,我们不需要为了画画而画,也不需要为了美观而画。因此,插图的数量,没有规定。只有我们认为某个地方是重点,或者难点,或者需要强调,我们才在那个地方画上一幅插图,以提醒我们,进而加深理解与记忆。
线条,我们的思维结构,在思维导图中呈现的方式就是靠主干和支干组成的线条网络,它能够使我们的思维与知识结构化。
同样,对于线条,无论是主干 ,还是支干,也有一些统一的规则要遵守。
- 线条的长度与文字等长,太短文字过于拥挤,太长则浪费空间。
- 线条使用自然的波浪状,保持一定的柔和度。主干从中心图向外,由粗逐渐变细,这样有利于引导我们的视线向外阅读。支干则可以直接画成自然的波浪状细线条。
- 每一个主干及下面的分支采用同一种颜色,相邻的两个分支的颜色最好不要相同甚至相近。
- 一幅思维导图,要先画主干,后画支干。因为真正的结构化思考,都是抓中心、抓主干、再抓细节。
- 思维导图的第一条主干,一般位于中心图的一点钟方向,然后围绕中心图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到左上角。
文字,是我们思维的最终结果。因此,它的要点更多是属于心法,只有文字的位置、方向和颜色属于技法。
- 在思维导图中,只有关键词或短语,没有完整的句子。
- 除了中心图文字以外,主干和支干的文字都要求写在线条上,并且要求一线一词。
- 无论线条在哪个位置,往哪个方向发散,文字的书写一律都是从左往右。
- 文字的颜色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全黑色,另一种是同线条色。
03 思维导图的道
思维导图的道,也即心法,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考方向、分类、关键词和BOIs。
思考方向,分为两种,一是水平方向,一是垂直方向。但无论哪个方向的思考,都有自由联想和逻辑联想两种方式。自由联想,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有创意,而逻辑联想,一般是带有一定目的性则让我们的思考更缜密。
当我们在确定了中心主题后,由主题词进行发散思维,列出各个主干。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就叫做水平思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考的广度,它是基于我们大脑的发散思维,是从多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一件事情,摆脱既有知识和经验的束缚,打破常规,提出不同方向的见解、观点和方案,可帮助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点子,同时提升创意思考的能力。
比如,我们以“课堂”为中心主题,进行水平方向的自由联想,可以想到老师、网课、学校、教材、作业、教学、纪律……如果我们以如何上好一节课为目的,对“课堂”进行水平方向的思考,就是逻辑联想,我们可以会想到教案、预习、课程设计、复习、老师、教具、学生……
当我们的主干确定后,再次进行思维发散,产生二级支干,再由二级支干产生三级支干,以此类推。这样的思维过程就是垂直思考。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思考的深度,它是基于我们大脑的收敛思维,按照一定的思维路线或逻辑,往下以垂直式路径进行思考,它的思维过程是连续的,层层分级推进的。因此垂直思考具有逻辑性、推演性与严密性。
比如,我们对上面思维导图中的一级分支“教材”进行垂直思考,可以想到数学、代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如下图:
王玉印老师强调,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独的运用水平思考或垂直思考,最终的效果可能会令人失望。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使之形成立体思考模式,才能在广撒网同时,择取最为贴近实际情况的点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将问题考虑得更全面,才能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进而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思维导图的思考路径,就是围绕中心图,首先做水平的发散思考,展开主干,再结合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从每一个主干延伸到支干,进行层层剖析。这个路径,和我们进行立体思考的路径不谋而合。
分类,几乎是我们每天都会进行一个行为,比如对于文件的存放。很多人发现,自己刚刚对文件进行了归类整理存放,但是几天之后要找某个文件,还是要把所有文件翻一遍才能找到。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分类的原则没有掌握。
分类的原则很简单,就是在一种分类标准之下,需要归类的事物要做到“有且仅有一个家”。按照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则称之为“MECE分类原则”:
- ME:Mutually Exclusive,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即仅有一个家;
- CE:Collectively Exhaustive,所有部分都完全穷尽,即都有家。
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对于手机,可以按照品牌分类,也可以按照操作系统分类,还可以按照屏幕大小分类。不管我们使用哪种分类标准,都要使所有的物品都“有且仅有一个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选择分类的标准。因为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一定会有一种分类标准是最适合当前环境的,我们要找出这个标准,使用它。
比如,王玉印老师在《思维导图工作法》中举的例子,一家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如果去浴室,按男人、女人分类是合适的;如果是要选择休闲娱乐方式,按老年人、中年人、小朋友分类是合适的。
关键词,即为思维导图技法中的文字,它一般是名字或动词。确定关键词的基本原则是“一线一词”,也就是主干或支干的每一根线条上只能有一个关键词,而且这个词要求是一个最小的概念。比如说,“西瓜”这是一个最小的概念,因为如果再拆成“西”和“瓜”两个字,尽管也都有意义,但是它们却不能让我们想到“西瓜”这种水果。但是,像“大西瓜”这样的词,即使去掉“大”,也不妨碍我们理解“西瓜”的形象,因此,这样的词不符合“一线一词”的要求,它不是一个最小的概念,而是由“大”与“西瓜”这两个词组成的。
关键词的确定,与前面技法中的插图一样,是一个非常私人性质的行为。面对同一件事物,由于我们的个人经历、眼光、思维、知识结构、目的都不一样,因此各自的观注点也就不尽相同,每个人确定的关键词也就不一样。因此,关键词的选择也就不会有绝对的标准,只需要适合自己,适合当前的需求即可。
BOIs是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由Base、Ordering、Ideas三个单词首字母组成,意思是建立想法的基本结构。它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两种模型。
信息的输出,分为五个步骤:捕捉零散的想法,上归大类,中找同类,不同类项再归大类,下分小类。简单的说,就把先把脑中所有想到的点罗列出来,然后进行归类,上找大类,中找同类,下分小类,经过这样的整理,我们思考的结果就会条理化、逻辑化。而且,在这个归类的的过程中,我们上可以通过一个点,想到一个面;下可以通过一个面,刺激我们想到更多的点。
信息的输入,分为四个步骤:输入信息,分类整理,归纳小类别,归纳大类别。简单的说,就是先把所有信息罗列出来,然后按照分类的原则,将其拆解成最小的概念,再将相同的概念集合,最后将集合的概念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大类。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将信息拆解成最小的概念,然后归纳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打开思路,拓展思维,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
04 思维导图的运用
金庸先生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教主阳顶天修炼乾坤大挪移神功一辈子,也只到第四层,而张无忌短短几个时辰就能练到第七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张无忌在此之前修炼了九阳神功,打下了深厚无比的内力。但在光明顶大战初期,为救明教教众,化名曾阿牛的张无忌,却只能选择硬抗灭绝师太三掌,原因是他的武功招式比不过灭绝师太。而后,当张无忌先后练成乾坤大挪移、圣火令武功、太极拳剑等招式,俨然已是武林第一人了。
由此可见,招式与心法相辅相承,缺一不可。思维导图的道,就是内功心法;而思维导图的术,则是招式技法。我们学习与运用思维导图,要以道为基础,掌握思维导图法的“法”,然后才可以随心所意的发展变化其表现形式,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