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怎样表述,小时候的那种心境。在幸福圆满之时,总有种惴惴不安。于是,每日拜佛希冀一家人平安幸福。那种心情一直无法释然,直至今日读到曾国藩为自己居所名曰“求缺斋”,似乎穿越时空,找到了知己般。
人在顺境或功成名就时,常常容易头脑发热失去敏锐。有个著名投资人谈到创业者最大的考验是得到大笔融资后,这个创业者是否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古人常说,日中有昃,月盈则亏。看似完美的背后,常常伴随着祸吝而至。看似成功的人生巅峰背后,往往伴随着过于自信而带来的冲动选择。
所以,君子会在顺境之时,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啬境之时,也应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在看似完美之时,也为自己“求缺”。曾公会用“家中旧债不能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办,诸弟所需不能一给,亦求缺陷之义。”
对我而言,知缺之后是份坦然,也是份警醒。人生也好,个人也罢,原本没有完美之境,求缺即好。
?4��D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