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每时每刻接受着父母给予的滋养。孩子在父母身边,慢慢长大,从牙牙学语到流利沟通,从完全接受到自主选择,从一张白纸变成一幅正在勾勒,并一点一滴吸收色彩的精美图画。这所有的一切离不开父母,父母不仅提供物质支持,给孩子充足的营养,而且更重要的在教孩子学会知识和技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可是,其实我们从孩子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只是没有察觉而已。
1.
4个月以前,在苏州有一位妈妈杨某,用推车推着3岁的儿子小苏在外面转。从出家门后一直游荡到第二天中午,杨某晕倒在地。被治安人员送回出租屋,并通知了孩子的舅舅。
因为天气冷,小苏围着围巾,但可能围巾绕得有点紧了,孩子喊妈妈帮忙松一下。
可是这位妈妈双手抓住围巾的两端,勒住儿子的脖子,直到儿子倒地失去知觉。随后她将孩子抱到床上。
孩子的舅舅先联系房东,房东来到后,却被拒绝开门。他联系110和120报警。门外的声音刺激到了孩子,躺在床上的他竟然咳嗽了一声。
杨某却没有把孩子叫醒,而是再一次将围巾勒紧……
之后,检察官付雷和同事们审问杨某,并走访出租屋的领居们还有其他的亲人们,没有找到孩子的爸爸,更多地了解孩子之前的生活。写下了一封给孩子的信:孩子,请你原谅。


在这封信里,我们才了解到小苏是一个多么懂事有爱的孩子!
他比同龄人更早学会自己吃饭,比同龄人更早学会穿衣,会给妈妈嘴里塞吃的,还会对妈妈说:我爱你。
邻居们经常听到杨某在深夜长时间嚎哭,也不知道这个可怜的孩子是怎么面对和渡过的。
还听到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脸的,我有脸的”,还能听到杨某打在孩子脸上的耳光声……
这个孩子常常在深夜遭受精神崩溃的母亲的毒打,更严重的是,在最后检查报告出来后,他脸上的针孔才被人发现……
可是就是这样一直受着妈妈折磨的孩子,却还依然深爱着妈妈,对妈妈说:我爱你,还往妈妈嘴里塞吃的。

林文采博士说,所有心理治疗最后都是宽恕和爱。“放自己一马,放别人一马。”没有爱就没有治疗。宽恕不是能力,不需要积累,而是一种选择。小孩子从不记仇,都是很快宽恕。
孩子在经历过痛苦之后,他很快又会笑着面对自己的妈妈,可是很遗憾,杨某没有意识到孩子对她的爱,在自己卑微、惶恐的世界里越陷越深。
不论杨某之前经历过什么,她都没有从孩子身上学到“爱自己,爱别人”,不仅将自己推向深渊,更是把孩子性命断送。
2.
曾经,有个7岁的女孩,拯救了非洲数百万孩子的性命!

PBS电视台播放了一部记录片,讲述的是非洲的疟疾。每年都会杀死80多万个非洲孩子,算起来平均每三十秒钟就会有一个小孩因疟疾而死亡。
当时只有5岁的凯瑟琳,扳着手指头数起数来,当数到30时,她惊恐的跟妈妈说:“妈妈,一个非洲孩子死了,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妈妈告诉她:“蚊子会传染疟疾,有一种泡过杀虫剂的蚊帐可以保护小孩子们不被蚊虫叮咬!”
“那他们为什么不用蚊帐呢?”
“因为蚊帐太贵了,他们买不起!”
小凯瑟琳将自己的餐费悄悄收起来,在学校饿着肚子,晚上回到家后多吃饭,她还很神秘地跟爸爸说:“今天吃得饱,明天就不会饿……”
她问妈妈:“如果我不再吃零食,不再买芭比娃娃和故事书,能买一顶蚊帐吗?”

当她买了一顶大蚊帐寄到非洲之后,凯瑟琳并没有很开心,她跟妈妈说:“我们只捐了一顶蚊帐,虽然这个三十秒没有孩子死去,可是下一个三十秒,还是有人会死!”
妈妈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她想帮助孩子实现这个愿望,也想为非洲的孩子寄去更多的蚊帐。可是买很多蚊帐也是一笔很大的消费。于是妈妈帮助孩子募捐。
在凯瑟琳的“野心”促动下,全家人加入募捐活动,从义卖手工作品到在教堂表演,她的爱心和感人故事迅速引起整个社会对非洲孩子的关注。
甚至贝克汉姆还参演了为非洲孩子募捐蚊帐的公益广告。凯瑟琳用个人力量掀起了爱心浪潮,在2008年7月底筹够了6万美元,足够拯救2万人。

凯瑟琳,一个5岁的小女孩,将自己的爱心付诸行动,感动着无数人,又拯救了无数人。她一直将自己的爱转化成行动,号召社会向贫穷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这个孩子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所有人,有爱心,有行动,你的愿望总会实现。世界不会辜负一个充满爱的人。
3.
孩子是纯真的,他们的心中总是充满爱,即使你吼他、打他,他只是觉得委屈,却不曾有一点点恨,还是对你微笑,亲昵地叫你“爸爸、妈妈”。
孩子的心是透明的,他深爱着你,比你爱他还执着,还用心。

当你把他忽略,让他痛苦,他会难受,但不会抱怨,也许在痛苦时还在牵挂着你。就像那个被妈妈毒打、扇耳光的小苏,在吃饭时依然会给妈妈塞吃的,毫不掩饰地说着我爱你。
孩子深爱着父母,也深爱的世界上的一切。
孩子的爱心,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假如凯瑟琳的妈妈没有被她感动,没有关注孩子的爱心,那她也不会成为拯救非洲孩子的英雄。
只有当我们蹲下来跟孩子用心交流,才会深切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他们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行动都在教给我们,表达爱,传递爱。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