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接到一个简书朋友,简书名叫wiSdom静水的,给我的信息:“您看过我写得文吗?可否给点指导意见?比如说,我写文有什么毛病,需要怎么去改进,恳请指点!”信息是分三次,连续发的,容不得我一条条答复。我猜想她的心情,也许是有些矜持,有些不好意思,将心里所虑一股脑抛出来,答复不答复不是她所控制得了,但说出来,便长吐了一口气。
我答应看看她的几篇文章后再说。
简友来简书时间不长,十月份开始到现在却写了四十几篇文章,七万多字,每篇平均一千多字,形容她对文字还是有自己的要求,不是随便应付的。文章有征文,有随笔,亲情的居多。但还看不出固有的特色。
现在我就说说。首先说说我自己,我不是简书里的大咖,也不是现实中的大家。我只是个文字爱好者,爱到每天不看手机,不写点文字就像每天早上不泡杯茶品尝一样地受不了。
我写文三年多了,从时间上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写作理论于我是个空白。本来就是个爱好,写出来的文字能有人看,能刊报纸杂志更是难得的幸事。做教师爷,没想过,自己的拳脚还没练好呢。
这里我只说说一下个人的感受。我写文其实很重视亲和力,往往在开头就开始显现。我文章的开头和你的相反,我从不写引子,导语之类的句子,那有点为写文而定的调子。一般情况下,很随便的一两句叙述后就切入到题目上去,就是说点题要快,比如在《一袋紫薯》中的开头:
“离晚餐时间还早,妻子就直搓手,脸上堆满了愁云,不知道做什么菜才合乎一家人的味口。我说我只要氽一碗紫薯就可以打发了。
紫薯家里有一小袋,陌生人一样紧贴着墙角,灰不拉叽的像一块块土坷垃挤在袋底。与旁边买回来的芹菜、黄瓜、甚至青菜相衬,显得有些寒酸,有些底气不足。”
《童年的冬天》:“一到冬天,除了我们这些小孩衣服渐渐增加、瘦弱的身体一下变得肥胖起来外,其他的似乎都刷地就瘦了下去。”
《冬雨》:“深冬,老天似乎有了心思。早上开门时院子里的地坪潮潮的,看看天空,依旧混沌不清,细雨就从云絮里扯出来,有一搭无一搭的,也不分日夜,也不知疲劳。
雨在下,却看不见。
看不见雨滴,看不见雨珠,看不见雨丝,甚至看不见雨雾;但雨确实在下。
它像是从沙布的缝隙中过滤出来的,或者经过了绣花针的针鼻孔中穿越而来。当你站在空旷的地带,面孔就会感觉到凉意,头发就会渐白,像戴上晶莹的珠宝;你还会发现身着的旧衣服恢复成你当初的最爱。
不管你看没看见,雨确实在下。”
然后就是正文,进入主题就要不惜笔墨,就要发挥你的想象,所有的描述就围绕着这个主题,像是给自己的孩子穿着打扮,不要分心。若想着别人的孩子(主题外的描述)很漂亮,记住那是别人的事,要说也只能一两句,多了便是累赘。
我认为行文切忌的是空谈和教条主义,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语言的,思想的,笔法上的。你的文章看上去很成熟,笔法老道,但恰恰缺少了自己细腻、灵动、有血有肉的,也就是常人所说的“金句”。在网络飞速的当下,没有能够吸引人的文字,也就吸引不了人的耐心。
我看了你的一篇开头:原文是“我看了一眼墙上的钟,已近7点,你还没有到家,我开始有些不安。望向窗外,只有夜色阑珊,目力所及处未见你的身影。”这样的描述过于平淡,况且在手机不离手的现代人眼里,这里的第一句也不怎么让人信服。
如果改成这样呢?“再一次看看手机,都快到七点了,你还没有到家。我开始有些不安。紧张地望向窗外,夜色阑珊中,目力所及处,昏黄的路灯下,行人拖拽着自己的影子,匆匆而又从容。眼酸了,你的身影依然没有出现。”
一篇文章的结尾很重要,它是全文的收聚,不仅仅要回应开头,还要有优美的意境,像欣赏一首协奏曲,有给人以想象,品味的余地。
再说句题外话:有的人写作靠才华,靠脑子,靠丰富的想象力;有的人靠生活,靠经历,靠细致的观察力。我认为写作没有师傅,师傅是自己,多看多读多写。写文章也没有什么诀窍,但一个“悟”字可能不可或缺。
希望对你有点用处。
收到她的信息是五点。
回复这篇文章是晚上十点半,除了吃饭,大概花了三个小时。
附:
《悟》
作者:wisdom静水
昨天傍晚进5A群看到了愚人老师,我便私信了他,请他指点写作一事。
请教
仰慕愚人老师许久,就大着胆子来请教。愚人老师回复看过我几篇文章后再答复。我谢过静候。
进简书不久便遇见了愚人老师,读过几篇他的文章,写作素材都是他的生活日常——当下的和记忆中的,以“以小见大”见长,似乎他眼中的一事一物,一人一景,皆可生出智慧。最可贵的是他文笔细腻,细节刻画独到,让读者如临其境,有很强的代入感。
忙碌中等待着愚人老师的答复。直到傍晚临睡前,收到了愚人老师的微信。天呢!竟然是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真得没想到愚人老师竟然是这般细心的人,难怪文笔那么动人,原来是有一颗热情洋溢的心。我心中的感激无以言表,今以更文回报愚人老师的用心,谈谈自己对读《答简友》一文的感受和想法,以谢愚人老师不吝赐教之恩。若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开头——亲和力
愚人老师说他写文很注重亲和力,从来不写引子、导语,给文章定基调。确实如此,行文如人,愚人老师一定也是个有亲和力的人,读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娓娓道来,不徐不缓的节奏如心灵按摩般舒畅。就连回答我这样一个小白的问题都是“以文答问”,亲切而满含诚意。
亲和力
他说,有亲和力的开头才能抓住人心,看似随性的一两句话迅速切入到文章的主题,做到快速点题,开头便抓住读者的眼球。愚人老师还拿自己的文章来佐证,还修改了我一篇文章的开头,真得很细心。
于是,我默默地去翻了几篇自己的文,好像是有这种“定调调”的习惯。可能与我多年的专业写作有关,写论文、写讲座都是要先阐述观点,然后再去寻找例证或论据进行分析,不知不觉把这样的写作习惯带到了现在的文章里面。我习惯了定好基调再去交代下文,而愚人老师寥寥数笔直切主题吸引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更能抓住读者的心。
我的理解是,笔者抛出的观点假若读者不喜欢,就会心生反感或者直接抛却此文,即便读者接受笔者的观点,也是一个冷冰冰的观点,情感上与读者有了距离。但若直接切入主题,将读者带入笔者设置的意境其中,似客人进家时的嘘寒问暖,多了几分亲切,便顿生几分喜欢。
这还真是个技术活,要有情感融到里面,细致地观察加上饱满的热情才能实现,先感动自己,再打动读者。愚人老师,真知灼见!
正文——“金句”
愚人老师说,我的文虽笔法老道,但想象力不足,描写不够生动,缺乏自己情感上的细腻,文字少了灵动之感,缺少有血有肉抓“金句”。
金句
文字细腻、灵动,这正是我佩服愚人老师的地方,开篇已有表述。也是一直以来我自己逾越不过去的一个槛,觉得表达得不够充分,似呼之欲出,但又写不出来,有一种欲言不能无力感。
我自己分析问题是积累不够,观察力不足,思考也缺乏深度,所以导致笔力不足。对一件事情的描述,或者对一个事物的描写,可以有多个切入的角度,写立体了才显得饱满、有趣、有灵气,文字也跟着有了生机和活力。为了写而写,就只是阐述,可能意思表达清楚了,但是显得干瘪、无力。就像少了佐料的饭菜,也能充饥,但是一点都不爽口。
结尾——意境
愚人老师将一篇文章喻为一首美妙的协奏曲,得有意境,让人读完意犹未尽,还想沉浸其中,慢慢细品。我觉得这是更老道的功力。
结尾
如若文章读起来,让人有“行文流畅、一气呵成”的感觉,有一种浑然一体之美,就需前后照应,前面有展开,中间呼应,后面有收聚,还要设置恰到好处的意境之美,让读者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就如笔者演奏的一首乐曲,读者也跟着享受过程中的节奏起伏,情感在其中自然流淌,即便到了结尾也要收得自然。要有点睛之笔,给读者创设留恋回味的意境。
题外话——悟
愚人老师的观点是写好文章,就一个字——悟。一个“悟”字简单而颇含深意。
悟
想来确实如此,回忆下古今中外的大家,作品能够闻名于世的,好像都对其作品倾注了不少的心血,远的不说,路遥、莫言、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哪个不是自己去“悟”。我恰恰缺乏悟的能力,常浮于表面,驻于两端,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愚人老师真是一语道破梦中人,原来写作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就是别人的指点要成为自己的东西还需自己慢慢去领悟,悟自己的人生、悟别人的生活,悟身边一草一木,悟周边一事一物……
悟——写作必经之路。
愚人老师,我受教!再次感谢您的悉心指点,您的意见我一一记下,在以后的写作中慢慢去尝试,去历练!谢愚人老师高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