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最抚人心?
对我来说,冰冷的数据见证自身一步步的进化,等身高的记录和反省就是抵御变革冲击最坚实的依仗。
还有什么比一个持续进化的自己更有让自己笃定?!
只要不下牌桌、走到最后就行。
今年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有一个相当大的跨越,应该是归功于三个方面:
一、批点代入式阅读
因为疫情原因,在家时间增多,每天能有至少八个小时的阅读,主线就是党史,而且是一手材料、档案、论文式高密度的信息输入,以1921年为起点,以几位关键人物为串联,比如教员、总理、小平,拿他们的年谱比对,然后以年为单位读大量史料,读到缝隙里,读到文字记录之外的隐秘处,以前固有的认知会被击个粉碎,发现伟人的多面性,以及能成为伟人所需要的取舍,还能发现一些隐在幕后但至关重要的人物。
以前代入式读《明朝那些事儿》完成我第一次认知和洞察的根本提升,今年读党史,是把自己代入到时代背景下,遇上当时的境况、碰上这些后来改变历史的人物,我该如何做决策,事实上,这么读法会发现自己基本走不过几个回合就会挂掉,然后重启,重新决策,继续推演,再次挂掉,会发现能在史书中留下名字的,哪怕是个小人物也不是撇开上帝视角可以应对的,不同的境况、遇上不同的对手,死法还不一样,惨到极点。
这么痛苦的代入法读下来,精神提升是清晰可见的,这么读完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也是我此生最受益的进阶。
二、深入接触更多领域的人
18年搬来杭州,但基本是北京杭州两地跑,从去年开始才慢慢结识当地的朋友,浙江重商务实的文化很值得深入学习,还专门到台州、温州寻访,深入了解经世致用的永嘉学派,与浙江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交流探讨。
我的修身正法就是要向所有人学习,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带给我相当多的启发。
三、输出
写作是输出,不过写作更多的是对自身思考的沉淀,而和每一个人的深入交流,都相当于一次思想的凝练,在整个过程中会越来越系统,去芜存菁,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思想进化。
今年作为一线产业实践者,给部委做过两次汇报,一次是数据时代秩序构想,一次是人口与经济,还做过每两周一次线下的分享,输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目前看来,这三个方面的时间投入,让我的进化速度达到一个我以前都不敢想的程度,在此优化,非常期待全新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