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质疑“人生价值”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观点指责这是人心浮躁的表现,说是人们的心态飘了,要的太多,自己的能力没那么大,活该被这些事情苦恼纠结。
但是在我看来,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浮躁,归根究底不是因为要的太多,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的东西对不对,是不是骗局,会不会让自己后悔。
对不对,是不知道前途如何;是不是骗局,是担心自己的付出“成就了他人的利益”;会不会后悔,是因为自己承担不起后悔的风险。
焦虑成了浮躁的罪魁祸首,这种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让生活变得步履维艰。
从相信到不相信,这是一种极其痛苦且影响深远的负面教育。
这里所说的教育,不是堂上老师的谆谆教导,不是前辈高人的循循善诱,这里所说的教育是刻骨的,是伤,是痛,是扎在记忆里的那根刺。
这样的教育,教的和被教的,都是自己。
有些事情,相信过,然后被骗了,自己教自己认清现实,教是有代价的,学也是有代价的,这与那些现成的大道理不同,这种教与学是一种对伤痛的反馈,是一种对伤害本身的厌恶,所以虽说是教育,但因太过消极所以成了负面教育。
但往往是负面教育,人们才会记得住,记得明白。
好听的话,听的暖心,暖完了就忘了,不好受的事,难过之后留下的刺激,让人们不敢大意,必须记得,毕竟没人愿意承受第二次的冲击。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事情从相信到不相信变得那么快?就是因为被伤过的人太多,被伤过的人涨了教训,所以宁肯不相信,也不会冒着相信的风险再受到伤害。
受了伤,遭了损失,曾经的希望变成了如今的失望,失望带来了对某些声音的彻底否定,拒绝相信的态度,渐渐变成了一种类似意志的存在:
“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真的不敢再吃亏,再吃哑巴亏了。”
不妥协是因为没退路,这可能是相对乐观的说法。
不妥协不仅是因为没退路,更是因为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妥协是不可能存在的选项。
有些路,走上了就没得回头,一条道走到黑是外人眼里愚蠢的做法,但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条路为什么要走下去,
“为什么?不为什么,因为已经走上了,换条道的代价谁能替我承担呢?”
这就好比我们总是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有些人被欺负的多了,被这个世道摧残的不成人样,他们心里有怨气,然后突然有个人说,你啊要放下,要妥协,这可能吗?
这样我想起了另一个笑话,说青春痘长在哪里没关系?答:长在别人的脸上没关系。
没有回头路,就已经失去了妥协的资格,很多撞了南墙的人他们其实也并不想撞南墙,但是没办法,逼到这个地步了,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都在等你“撞着一下”,怎么办呢?
无处可躲,无路可退是很多人不得不咬牙坚持的现状,而这样一直在困境中挣扎的人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人们纷纷加入其中,没人愿意这样做,但没有在乎“你愿不愿意”也没人在乎“你能不能承受这一切”,
哪怕下一步万丈深渊,谁在乎呢?
谁有资格在乎呢?
这个说法很可悲,但现实的种种境遇,让这种可悲的现象,毫无节制的蔓延着。
生活在普通阶层的人们会发现,人的一生经历最多的事情,
不是选择,而是等待。
等消息,等通知,等结果,等命运的到来。
这是一种很折磨人的状态,但在诸多无能为力的事实面前,
人们除了等,
恐怕就只剩下那些无处宣泄,
且迟早会爆发的愤怒了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