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在《搜神记》中,写到:四十五岁之后,五分之四的人我见了一面之后就不想见到第二面了。我爸是这么教我的,其实你唯一能支配的是你的时间,有些人似乎重要,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你动动脑筋,其实他们都是可以被替代的,找个你真想见的替代。剩下五分之一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好玩的人,一类是好看的人,又好玩又好看的人基本没有。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又好玩又好看的人 常常很早就挂了,来不及出来见人。
乍一看,觉得有点糊涂,愣一眼,觉得似乎有那么点意思。
简而言之,就是把时间花在你认为重要的人身上。
想聊聊春节我家的事儿。我们是一个很传统的农村家庭。过年走亲戚是妥妥安排的。外婆在世时,每年正月初二,我妈,大姨和二姨必回娘家。从去年开始,大家都不怎么回去了。
亲情在于重,而寡于淡。
外婆前年走的。冠心病。我去镇上医院办身故证明,医生说,你们照顾得好,同类的病人早10年前就走了。的确是,这些年,外公,大姨,小姨还有我妈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让外婆能够好好的活着。
因为久病而且是慢病,无法根治。为了减缓病情,大姨买了很多昂贵的进口药;小姨隔三差五从CD送各种汤药,我妈也是随时去医院陪床,得空买水果和肉去看望。而我外婆外公一直是和舅舅一家住在一起。
前年,外婆离去的最后一年,经常是医院住2个月,家里住2个月。回家住,也是外公照顾。舅舅舅妈很少照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医院秋冬感冒交叉感染,我外公感冒,身体熬不住;换我小姨去,但我小姨也感冒了,然后我妈去,我妈照顾了半个月,也感冒了,嗓子都说不出话,我爸也埋怨我妈这么久不回家。我大姨每周仅一天假期,也是住在医院守夜。期间,我舅舅一家,没有任何人出现。外婆坚决不同意请护工(怕说闲话)。气的我大姨打电话要求必须来。后来听我妈说,因为我舅舅舅妈有事求大姨家,才来的医院。人走了,心也凉了。犹记得外婆葬礼上,舅妈请了好多当地哭丧的,还有坝坝舞。生前薄情,死后“灯也来了,戏也来了”。这种戏剧式的表演,让我们所有晚辈寒了心。
今年,大姨把外公接走了,小姨和我妈一起去的大姨家陪外公过的年。大家都不想回去。从外婆走后,我也不大愿意见舅舅一家。因为算计,因为无情。除了血液的联系,大概也没什么亲情了。那些人和事也就不重要了。
冯唐是在四十五岁之后有了这样的安排;而今年三十的我,早已开始慢慢对人际淡了。
年前,因为各种事宜,对公司的尔虞我诈,很是厌烦。春节,我没有发一个慰问。一上班就被领导“关心”了。人际管理,很重要。但年前的那些琐事,人鱼炸弹,绵里藏针,真的让我觉得好累。他们真的很重要吗?我不认同…
一个人,要走很远的路,也会走很多的路,路旁杂草丛生,有的是点缀,有的是露水之緣,瓜葛不多。多花些时间在自己身上,更快乐。期许,遇见好玩而有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