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写东西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关于写作的思考。
这或许正是写作能力难以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
下面5个问题,是笔者关于写作一事相对普适的思考。
第一问:所写的文章要给谁看?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文章可以分为:日记型和分享型,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写给自己的一篇文章,目的就是要警醒自己,如果是在写一篇希望被分享的文章,就千万不要陷入自嗨状态。
日记型文章给自己看,主要用途是记录、复盘及反思。分享型文章顾名思义是给他人看,作者希望写下自己的观点来影响一部分人。
不过,写分享型文章有近80多篇后,我可悲的发现,关于所写对象的具体标签,几乎没有一点思考,简直是莫大的悲哀。
第二问: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回顾自己写文章的过程中,多数文章是在写到一半的时候才明确自己究竟要写的论点是什么!
就是因为这样,直接导致了上下文的不衔接,上半部分形神散乱,直到下半部分才去描写中心思想,那么有耐心读到下半截的人可能只有自嗨状态下的自己。
没有在写文章之前想明白中心思想,就好比无头苍蝇,所写之文杂乱无章,何谈意义所言?
第三问:选择什么论据来证实论点?
问到这里,我突然为自称为写作爱好者而害臊,回想80多篇文章中我认真想过论据的文章寥寥可数,可以说,有将近95%的文章都是在即兴的自嗨中现编出来的。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对于论据的证实力度却重来没有过认真的思考,甚至都没有认真想过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联度究竟有多大?
而论据来自哪里?一部分来自于生活中、一部分来自于书本中、一部分来自于他人的分享中。
第四问:如何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写下这个问题之时,我彻头彻尾的认为我将自己称作写作爱好者是对写作这件事情的侮辱,尤其是所写之文都属分享型文章。
细数80多篇文章中,算是引起共鸣的只有3篇,想要回答问题,或许应该先问自己你理解的共鸣是什么?
是哗众取宠的热点分析?还是直击内心的人生感悟?而这些都是表象。
共鸣本质来讲是一种代入感,能将读者带入文章中的语句,才有可能引起共鸣。
第五问:文章想让读者联想到什么场景?
作为一名自傲的写作者,我骄傲回答这个问题:我所写的所有文章,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文章能让读者联想到怎样的场景!
我一直是在自嗨,沉静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所写之句全部都凌驾于自己的抽象思考之上,毫无画面感可言,又何来场景?
但是,场景的代入才是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关键神器,人类是感性的动物,你的文章能够让读者看到鲜活的画面,才可能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关于上述五个问题,作为“写作爱好者”的我,一一回答。
1、给自己看用作反思,更想给别人看,给一些正在写作的伙伴看。
2、本文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是:请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写作。
3、通过5个问题尝试着说明:写作前思考的必要性。
4、写一些读者见到过、听到过,最好是经历过的场景。
5、本文可能不会让读者联想到什么场景,如果有,我希望是:写作开始时写了开头又删了开头的那个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