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为什么要“杀死”脱不花,你可以看看《‘杀死’脱不花-序》
不记得“杀花”第一招的,可以再回看一下《‘杀死’脱不花-第一集》
正文:
今天,我们接着来拆解“杀花”的第二招式。
这第二招是借罗老师之手。
昨晚在“得到例会”上,罗老师提供了一个打造“知识服务产品”的公式。
知识服务产品
=主体+挑战+俗见+新知+总结
你可能会说了,你们得到自己的产品打造公式,和我的得到大学分享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你来得到大学学习,最直观的输出,就是打造一个或多个属于你自己的知识服务产品,也就是咱们现在在做的分享。
所以说,罗老师提出的这个公式堪称“杀手锏”,可以说是我们“杀花”第一招的落地版。
为何说是“落地版”?
咱们来回忆一下:
“杀花”第一招中给出的是3种意识:
——问题意识、用户意识、交付意识
“知识服务产品”打造公式给出的5个方面,是可以体现这3种意识的。
●“主体”和“挑战”对应的是“问题意识”
——解决的是注意力问题;
●“俗见”和“新知”构成的是“用户意识”
——解决的是内容问题;
●5者合一,从“主体”和“挑战”构成故事,牵扯出“俗见”的破除和“新知”的建立,最后一个“总结”升华或加深烙印,来源于“交付意识”
——解决的是让对方能打包带走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用成都4期第一次分享日刘燕同学的分享主题《乳品行业是如何基于牛奶发展出整个产业的》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公式的应用。
主体+挑战
刘燕同学在分享这个主题之前,提交的选题叫“奶盖茶是怎样炼成的”。
这个选题只是一个 “question” ,而不是一个 “problem” ,也应了花姐在打磨会上一个金句的反面“你不是在给大家传授一个知识,而是大家有个问题我能提供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来找到这个属于“problem”的问题?
答案就是加入两个要素:“主体”和“挑战”。
刘燕同学的分享最后找到了这个problem。主体是乳品人,挑战是原料的匮乏限制和消费者的需求升级导致的创新无力。
这里插入一个题外话,为什么我们非要去制造一个problem去讲理呢?直接说不就好了吗?
这是源于成人沟通的一大难题,就是成人并没有考试、升学, 这种不得已一定要获得什么知识的处境。你怎么让成人进入学习的场景?怎么赋予他这个学习的动能?
答案是,利用我们的人性——同理心。一头猪看见别人杀猪没有感觉,但是我们看见别人杀人我们就会被带入。
这就是同理心,我们看见别人遇到了挑战,自己也会代入产生危机感,想要知道解决办法。
再回到我们的举例。刘燕同学用乳品人遇到原料限制和外界影响的创新挑战将大家带入到内容中。
这个场景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换一种说法可以是:我在资源有限和环境变化太快的情况下遇到的成长挑战。
俗见+新知
接着刘燕继续讲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提出了3个心法:加、拆、合。最开始的讲法是落入了“正面论述”的坑,3种心法平铺直述地呈现,都是好东西,但却没有给人太强烈的增量信息获得感。
按照第二周的“演说家思维模型”中罗老师讲的势能营造进行修改。用大家普遍印象中的高科技创新作为创新认知的起点,推到传统行业的创新为终点;用最常见的加法创新、外求创新为起点,推到拆、合法创新、内生创新为终点。
这也是昨晚,罗老师在例会上提到的从“俗见”到“新知”,起点是俗见,终点见新知。
总结
最后的总结,推及大豆、石油等传统行业的创新,升华到个人的成长精进,一句金句“创新,要从内部打破,才能化茧成蝶”将分享推上高潮,落幕。
给人打包,引人回味。
以上是刘燕同学分享选题的例子。
上周提的“杀花”第一招,大家都知道了“问题”、“用户”和“交付”这3个意识名词,可能仍会发现无从下手。
这周罗老师提供的公式,完美地解决了应用的问题,也是我们前面称它为“杀花”第一招落地版的原因。
我们对准这5个要素往里套,大概率能找准合适的选题,这也是罗老师称这个公式是得到“硬科技”的原因。
So,大家的分享选题把公式用起来~
老规矩,一张知识卡片,方便大家存储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