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趁失眠的空档,又去翻了新浪博客的胡思乱想。
很奇怪,看以前的照片,感触不大。倒是看到以前的文字,总是又哭又笑,悲凉与感慨轮番切换。文字的魔力总是出奇的大。我总觉得,很多年后,当毛姆、芥川龙之介、王小波、张爱玲他们的文字再不能带给我更多的乐趣,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肯定会成为最珍贵的东西,源源不断赐予我对抗枯燥生活的勇气。
所以我告诉自己,还是要动笔,还是要记录,还是要把那些愉悦、伤心、苦恼、折磨的人和事记录下来。那是我的历史,是证明岁月的痕迹,是存在的证据。
离婚之后,我有一段时间,全身心地否定过徐。无法相信他对我的感情,也无法想起两个曾有的美好和纯真。
可是,翻看那些博文,那些美好和矛盾的日子却是那么真实的存在,恍如昨日,不曾远去。

还有那一个个孤独又失望的日子,不停地往前走却又不停回头看。明明春去又秋来,可期待又落空,绝望又重新燃起希望的循环从没被打破过。

我又是哭又是笑。我何尝不想重新拥有那个简单又纯真的他和自己?可是,这些年,他怎么会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他为何仍不愿踏实地过好当下呢?
如今确信,自己已很难再接受他,也不愿意重新来过,脑海里也只剩“孤独终老”的念头了。
昨天,在自己还未正式表白的情况,明确被拒绝,孤独终老计划重提日程。
并没有伤心难过,只是感慨,毕竟自己并未称得上真正对那个男人有好感,只因,我觉得他好像还不错。这不错是什么呢?学历、身高、出身和工作。至于性格、声音、外貌、成熟度及内涵我却无感。所以,也不至于称得上难过,不过是失落。失落地承认:这个愈发现实的时代,门当户对须讲究,谁都不愿吃谁的亏。真诚不值一提,不匹配就是不匹配。
但我又一如既往地开心一下,我终究是无须堕入无尽的纠结与自我怀疑、等待之中,那个男人爽快地给了我结果。这一点,我倒是欣赏的。即使被拒绝,也仍是开心。
我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因为,在这个谁主动谁就被冠以“舔狗”的时代,过分积极主动,自然是要领盒饭,早早出局的。男人主动都如此,更何况是女人一开始就抢走了狩猎权。
也算半是对徐当初所走的路有了些许新的感同身受,所以我认为,这个主动而被拒绝的经历还不错。只是我没徐勇敢。我的骄傲和自尊不允许我再做任何问候,就连浏览那个男人的动态都充满罪恶感。单方的好感是唱不出一首情歌的。
我决心回归自己平静的生活。平时不用想着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更好看更合适宜一点,周末不用克服自己的惰性,一遍遍拍打粉底液,渲染眼影,描摹眼线。我只需要一本书,一个手机,一张床,就可以整个周末不出房门了。
我承认,这很孤岛,但我却乐此不疲,沉浸其中。那些觉得我孤独无比的人,都一个个远离了我的生活,再没人劝导我多出去走走,多交交朋友了。
暑假业已结束了一个多星期了。整个五一假期、端午假期和暑假,我都再没有见过流玲上线。给他的一句句留言,也早已消失不见。他的段位从大属掉到少属,然后再掉到得业生。很快他就修业生,我深信不疑。
寒假来了, 他会出现吗?会喊上我一起开两把吗?可以再看他的杀生丸、鬼切、山风吗?
如果知道四月那次匆匆开黑是最后一次,我定不会和队友再度开局,定不会只是匆匆说了句“拜拜”而已。我想,我该好好说句“珍重”这类告别的话,而后祝福他,学业有成。
那个认真又可爱的流玲啊,真是令人怀念呢。
后来又遇见了快乐游。破了例,加了他QQ。一起愉快地开黑、聊天,分享段子。每每欣喜地笑出来,又总觉得不太好。毕竟人家还没有高中毕业,距离成年,也还差一点。
一次次跟他说要好好学习,收收心。可是看到他发的早安,我总忍不住在想,也许我错了,打扰了一个少年最珍贵的时光。
我跟他说,国庆和寒假后再见。但愿,那时候,可以看到老友陆续回归,相约开黑。
眼下,还是抓紧时间洗洗澡,调整作息,好好让自己休息够吧。
“银角”反反复复折腾了很久,最终还是跟我说:广州,可能来不了了。
我小失落了一秒,突然又轻松了起来。也好,周末总归又是偷懒的,那就正常练车、死宅、睡懒觉好了。
那些一个个约定和等待,最终都无疾而终,只剩下尴尬的空气和再没有回应的对话框了。
二十九岁生日即将如期而至。也许,这就是“准中年”的孤寂和凄凉吧。
可是人生漫漫啊,还有多少孤寂和凄凉去面对啊。
那就努力过好当下吧。未来,谁爱头疼,谁头疼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