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显示活跃的大脑会发光,相反,不活跃的大脑则暗淡无光。爱动脑筋的孩子,大脑里有电流,闪闪发光。但不是所有孩子都爱思考,会思考。激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学会思考正是教育的重要目的。

然而,现在很多学校流行一种“保姆式”的教学,把饭菜咬碎了喂给孩子吃,把答案直接借给孩子背诵,把答题模式给孩子套用,不留给孩子自主思考的时间、空间,这样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

老师满堂灌,满堂讲,教室里只有老师的解题思路,孩子们除了惊叹老师的厉害,对孩子没有其他好处,因为孩子的意志、情感、思维和行为完全得不到训练。
因此,课堂上老师要节制自己的声音和语言,避免过多的指令和要求,把自由和主动思考的权力归还给学生。
没有经过孩子大脑思考的知识是死知识,没有进行连接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没有进行运用和验证的知识是没有营养的知识。知识是信念和经验、理性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抽象符号。

所以,教育不应该只灌输抽象的知识符号,而应该通过知识的传播,激发、引导和评价孩子的意志、情感、思维和实践行为,在整体上、深层次上提高孩子的能力和品格素养,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必须植根于孩子生命的教育,才是鲜活、有价值的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请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的大脑自己动起来,亮起来。孩子需要的是思维的激发、引导和评价。当孩子的思维遇到障碍和困难时,他们需要的是激发和鼓励,需要尊重和帮助,需要方法和工具。而只有当家长和老师能给予这些时,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才会是真正有实效的。
教育,请点亮孩子的大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