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记忆之路
冲刺100天,四、五、六3个月。最后冲刺的阶段,我们还好,更多地进行查缺补漏,不像扶贫办或者其他涉及到扶贫相关整改的同志们加班加点。为了最后的总攻,冲啊!冲啊!冲啊!
6月28日是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传调查问卷的最后一天。计划早上去走访帮扶户,但是由于科室的车坐不下,我只能下一天再去。刚开始也没有什么,车坐不下,就另外找车下去。结果中午吃饭前镇的联系干部打电话提醒我们务必完成走访任务,还回答得很爽快,下去就去走访。想想自己又没有车,等我们科室的车回来都下班了吧。自己做客车去,又很麻烦,下车还要走很长一段路程。时间上肯定不允许。带着一些焦虑的情绪吃了中午饭,回来的时候在门口遇到同事们准备出去。我就问他们干什么?他们去走访帮扶户,刚好他们的帮扶户离我的帮扶户都是顺路的。我叫他们等我一下,我上办公室带点资料就下来。上车坐上走访帮扶户的道路。
我们的帮扶户不算太远,第一站就是我的帮扶户,其实我的帮扶户是不满足贷款的条件。贷款条件需要满足有劳动能力18至65周岁,且只能用于发展生产相关经营,不能用于住房的建设改善。但要求让帮扶户对于小额信贷的知晓率达100%,必须宣传到。这是6月份第一次去走访帮扶户,似乎有些生疏。我这一户的条件还是比较具体,但是由于兄弟姊妹多,而且关系都还比较融洽。他们对于这个有些残疾的弟弟照顾很好。村里给他们残疾弟弟办理了低保,有一个最低生活保障。联同村里干部一起入户对帮扶户进行了小额信贷的政策宣传,填写了调查表,签字盖手印。半小时内把相关的走访记录填写完,回到村里交完资料。准备赶往下一个村,同事的帮扶户。
先抵达村委会,问问村干部的一些情况,由于村干部抽不开身,只能同事们自行前往。我们四个人兵分两路,这样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同事的帮扶户没有在家,在省城上班,回来的次数不多,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脱贫。只有他的父母亲在家,一些资料都父亲代为填写。不一会,资料完成了。不过在这里印象很深刻,由于我们都比较友善,这里的蚊子很喜欢我们。不一会儿我的手臂、同事的小腿、手臂都被蚊子攻击了。这也是我们事先准备不充分,没有想到要下乡。穿长袖长裤就会好很多,这也是我3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
扶贫之路,漫长而长远。改变贫穷的面貌首先还得从思想开始,百姓的小康,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