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园

作者: 无风TINO | 来源:发表于2017-06-07 12:55 被阅读0次

 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大兴土木建成省亲别墅,其规模之宏大,景致之华艳,自不必说,今天我们一起略微聊几首相关的诗。

《有凤来仪》

宝玉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译文:

秀美绿竹刚结果实,可以接待凤凰降临。

根根青翠似要滴水,叶叶碧绿渗出清凉。

竹林挡住溅落泉水,竹叶阻碍鼎香穿帘。

莫摇碎那斑斑竹影,甜蜜好梦正酣畅漫长。

大观园里那么多景点,宝玉为什么开口就选了“潇湘馆”(的竹子)?这就是曹老的刻意安排了。宝玉首选之地,日后成为黛玉暂居之所,暗含宝玉心意所指。

标题的“有凤来仪”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是“配合”的意思。凤凰为传说中的贵鸟,后多用以比拟后妃。宝玉在这里以凤凰归来比喻元春省亲,非常贴切得体,又有称赞此地后来的主人黛玉为“人中之凤”的意味。故脂砚斋在这里批:“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有朋友一定会疑惑:接待凤凰的应该是“梧桐树”嘛,《庄子·秋水》中说凤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与竹何干?

因为凤凰高贵圣洁,恰好竹子性寒高冷,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就有人把二者联系了起来,于是有了“竹茂盛则凤凰至”的说法。我在想,这也许是地区差异造成的,有的地方好种梧桐树,有的地方适宜栽竹,都想引来“吉祥”,各自有了说法;也可能是竹林引凤凰,梧桐供栖息吧。

秀玉:即岫玉,一种能被小刀刻动的质地较软的“蛇纹石玉”。古人不知道物质的元素构成,便相传玉石越古老,质地越坚硬。此处用以表示竹子清新鲜亮。

第三句两联都是倒装句,直译的话应该是“妨阶水迸砌,碍鼎香穿帘”。居然能挡住喷溅而出的泉水,阻碍鼎香释放的香气扩散,可想而知,竹林有多密。

其实,古人原有的说辞可不是这样的。《景德传灯录》中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 意思是:竹子再繁密也不能阻碍溪水的流过,山再高大也不能妨碍白云的腾飞,表达的是不畏前路艰难险阻,不改此生高远理想的雄心壮志。宝玉偏偏将此意反着说,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不思进取”的叛逆性格。

全诗前面三句着力大赞竹林的新,绿,密,最后一句突然“低声”:嘘,悄悄滴,做梦呢。一个温柔的可爱的体贴的俏皮的宝玉突然蹦到了大家眼前。

《题大观园》

元春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脂砚斋评:诗却平平,盖彼不长于此也。故只如此。

咦?元春是宝玉的启蒙老师,怎么不擅作诗?

元春写毕笑着对姐妹们说:“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原来如此。

捷才:思维敏捷的才能。

元春自谦不擅长吟诗作赋,应该也是可能的。宝玉“三四岁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元春所教的东西应该是围绕“上进”的,吟咏虽雅,毕竟是“野”趣,在当时正统的观念里,这些东东作为业余爱好是可以的。宝玉的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也是在说宝玉写“文章”不行,吟诗作赋倒有一手。元春接着说:“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是我意外之想。”可见,这是宝玉自学的,元春没教过,私塾也没有教过。(更加感叹曹老文思缜密之极!)

此诗先说建园工程浩大建造精美,其实也在心疼自家人力物力耗费不菲,但为了回应“皇恩浩荡”,此时也只能轻描淡写地感叹“多少工夫筑始成”,便不再深入探究。

然后夸赞“芳园”景色秀美,景物充备,将天上与人间的景致都囊括了,如此宏大,自然非“大观园”的名字不可了。这名也只能由元春来赐(锡:即赐),她的别墅嘛。

《凝晖钟瑞》

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美好的园林建在那帝王之都的西方,在阳光和祥云笼罩下异常神奇。

高高的垂柳喜迎从幽谷中来的黄莺,修长翠竹时刻恭候着凤凰来临。

文采风流在贵妃临幸时已经更加昭著,孝悌美德在贵妃省亲时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

皇妃的聪明才智在生花的妙笔下得以充分体现,我惭愧自己的才疏学浅,哪里还敢再给你作文赋诗。(摘自百度)

(晖:日光,比喻皇恩)

宝钗的这首诗中,前三联字字句句都符合“应制”的规范,句句不离颂圣,且既庄严又含蓄。尾联的一句“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虽表面上看也是谦逊恭维之语,其实反应了宝钗的深沉老练。贾妃的诗风既然充盈了“睿藻仙才”,我等愚钝惭愧,又如何敢再提笔呢?

什么是“应制诗”呢?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应制诗包括两类:宫廷游宴的应制诗和科举考试的省试诗。

写应制诗,与作一般的吟风弄月不太一样。严格说来,它是有许多独特的规矩和讲究的。一个人若是想把应制诗写到上佳,则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文采之外,更少不了要有饱满的热情,以及对这些规矩和讲究的熟悉。博览群书的宝姑娘,自然深悉这内中的许多奥妙。她的《凝晖钟瑞》除了遣词用典合乎一首标准应制诗的要求,我们还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中的对仗工整字斟句酌,所以贾妃一再称赞“与众不同”。然而,在此“大庭广众”前,宝钗又不得不收着点儿,因此才华并没有全部展现,脂砚斋评“不过颂圣应酬耳”。

“喜迁莺出谷”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宸”指皇帝的居处;“隆”意思是“发扬”“兴隆”;

“睿藻”是明赞元春,因她是“凤藻宫尚书”。

宝钗是有雄心壮志的人,与同样具有远大抱负的探春不同的是,宝钗更显稳重,这与她平日里尽力掩藏自己不无关系。好在一个人不论如何“守拙”“藏愚”,也总有流露的时候,比如宝钗在“咏絮”的《临江仙》里说“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把宝钗一心向往“直上青云”,祈盼出人头地的心迹坦露无遗。

《世外仙源》

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这名园建在了什么样宝地啊!如此美丽的园子,就像是隔绝人间烟火的仙境一样。

这里虽然没有天然的秀色,但我们贾府受到皇恩浩荡,人力穿凿出的山川景物更具一种优雅脱俗。

富丽堂皇!香气融进了那金灿灿的美酒,鲜花为皇妃增添了几分妩媚的神韵。

我们贾府多么荣幸邀到皇家的恩宠!频繁来往的宫车使我们贾府门楣生辉!

标题“世外仙源”很有意思,还记得幻曲《终身误》里提到黛玉的词是“世外仙姝寂寞林”吗?

同宝钗相反,黛玉一心要在这难得的“比拼”上大展奇才,而没有半点“惭意”,更不懂得“掩藏”。

(她要争取的到底是什么?孤苦伶仃单枪匹马的她靠什么才能争取得到?)

原著写明“黛玉今夜安心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因此她的《世外仙源》也就显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风貌,黛玉此诗别出心裁,她把俗世大富大贵的场景,比做了别离红尘的仙境!写背景的幽远奇幻,是“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写近处的繁华奢糜,则是“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这里的“金谷”二字,语出东晋著名富豪石崇的“金谷园”一名。“金谷”园中之酒,当然是只配“玉堂”之主人所享用了。而且,黛玉丝毫没有忘记,这看上去远离红尘、绮丽奇幻的“仙源”,完全是由这红尘世界中最世俗的一种力量——皇权一手造成的。于是,诗文又接下来,也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颂圣”的主题:“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世外”的“仙源”,归根到底,还是落实到了对世俗权力的盛赞和邀宠之上!

你们不是要“颂圣”吗?来,颂吧,看谁强?

只可惜才情了得的黛玉用力过了头,忘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对于钗、黛写诗“颂圣”一事,脂砚斋有一段批语评得极妙,说: 末二首是应制诗,余谓宝、林此作未见长,何也?盖后文别有惊人之句也,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在他(她)看来,钗黛写应制诗,俱没有发挥到自己的最佳水平。然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却又各不相同:在宝钗是主观态度上的“不屑”(也是因为没能“放得开”);在黛玉却是客观能力上的“不足”(都是“着急”惹的祸)!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一首写完,黛玉仍意犹未尽,接下来,她又越俎代疱,替宝玉完成了这首有名的《杏帘在望》。

《杏帘在望》仍袭用《世外仙源》之思路,却又更加新颖别致。它先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桃花源式的社会景象:这里看不见人与人之间尖锐的社会矛盾,更不闻民生疾苦,遍地哀号。有的只是“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的和谐,以及“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的丰饶。然后,话锋一转,这样美好的世界,是由何而来呢?哦,正是明君创造了盛世。老百姓既然生活在这样一个明君治理的太平盛世里,还用得着为穿衣吃饭苦苦奔忙吗?是谓之“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正是对皇权的一种更为巧妙的赞颂。也难怪元妃读了此诗,会将其认定为四首颂圣辞之冠了。

黛玉这样“急吼吼”表现,得到重视了吗?

元妃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指迎春、探春、惜春)可同列者。”元春将宝钗黛玉相提并论了。

黛玉先不要高兴得太早。

随后元妃端午节礼时,宝玉宝钗礼物是一样的,黛玉与“三春”姐妹(迎春探春惜春)的礼物相同,立刻显出了差别。宝玉也发现了,赶紧让黛玉喜欢什么挑什么,黛玉说:“我们没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啊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此时黛玉明白了,元妃真正的态度是怎样的。

宝钗在得知与宝玉礼物相同时,“心内越发没意思起来”。这可不是矫情。宝钗本来是要“上青云”的(也想进宫),13岁的时候去了京城,可惜未被选中,只能退而求其次,嫁个好人家吧,偏偏又被元妃以礼物点破——没劲。

一个绞尽脑汁,却事与愿违;一个泰然处之,竟得偿所愿。奇怪吗?

其实,世间事大多如此,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对于“来自幻境”的黛玉来说,这可算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了。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题园

    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大兴土木建成省亲别墅,其规模之宏大,景致之华艳,自不必说,今天我们一起略微聊几首相关的诗。 《...

  • 题榕园

    庚子年初,疫情汹汹,居家两月不得出,遂围楼顶平台以建园,广栽花木草蔬,聊以娱情。因做四十字以记之。 市居苦无田 开...

  • 题樱园

    咋暖又还寒,凄雨对愁眠。 春风虽无力,落樱百花残。

  • 题苔园

    独步幽篁里,耳闻车马喧。 茅亭前路隐,日影碎难全。 道纵林荫尽,凉风府门前。 毒日不曾去,园外正炎炎。 天地何其大...

  • 题箐园盆景园

    大江浩渺水逝东, 八掛洲头秋意浓; 千山万壑妙手聚, 风流雄姿一壶中。 挪威森林似飘雪, 古虬探海如蛟龙; 更有峭...

  • 题戴河园

    花外高楼柳上钩, 廊桥九曲戴河柔。 芳心四月春华好, 无限诗情荡晚舟。

  • 沈氏园题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鬓白如霜,垂垂老矣。 秋至沈园,意甚浓。秋阳再无季前那般强盛,与园内的老人更显贴合。微颤的步...

  • 题书香园

    黉园处处溢书香,花艳枝繁百代昌。学海勤耕思济世,清心安处作吾乡。

  • 《题大观园》

    欲说黛玉却无言,犹记葬花石阶前。 今朝故园寻旧梦,忘却红楼第几间?

  • 戏题随园

    味在酸碱外,诗归性情中。随园真知我,余子恕不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题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jk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