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与慈禧太后的权力抗衡

曾国藩与慈禧太后的权力抗衡

作者: 冯俊龙 | 来源:发表于2022-03-15 00:00 被阅读0次

    曾国藩统率湘军攻陷象征太平天国政权的“天京”之后,马上开始自裁数量多达30万之众的湘军,以示自己“绝无二心”。但朝廷欠饷一时难以结清,而且久在外为兵的湘军,已经习惯了半匪半民的浪荡生活,即使离开湘军大营,转身即投哥老会等近乎于“黑社会”的组织,也不愿意再回老家种田为业。在太平天国的主战场江南一带,大批不再有组织束缚的前湘军,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清廷造成新的威胁。

    仍然掌控朝廷实权的慈禧太后,暗自对已经手无重兵,但在湘系军事武装力量依然有震慑威力的曾国藩,心情复杂。此时太平军余势不时蜂聚骚扰,捻回叛乱烽火正炽,其他的各种起义风起云涌,外国列强又不断挑起事端。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成为内镇外抗的主力。能够绝对影响整个清廷局势的人,还是孵化出左、李的曾国藩。牢牢把控曾国藩,成为慈禧太后维持大清帝国不至过早衰亡的救命稻草。

    如何将阅世极深、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变成自己手中一颗可以抵挡千军万马的棋子,成为不到40岁的慈禧日思夜想的大事。经过深思熟虑,诡计多端的慈禧太后终于想出了一条计谋,将办事干练、生得丰韵的浙江巡抚、山东菏泽回人马新贻,变成了她手中另外一颗棋子。千古奇案的主角自此诞生。

    马新贻的祖上搬迁至山东菏泽,至他这一代已经是第18代。但是,他的“回族”身份,使他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应该说,与李鸿章、郭嵩焘同年的马新贻,智商、才干、忠诚等都不亚于他的同门师兄弟,他在晚清政坛上更是慈禧信任的封疆大吏。同时,他的才能和政绩,也得到包括曾国藩等在内的湘系势力认可和赞扬。但他的生命最后终结在49岁,实在也是因为他的踏实、认真以及能力被慈禧利用了。

    李鸿章剿捻成功,曾国藩因为贡献了剿捻方略而被朝廷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成为汉官之首,并且从两江总督任上升调至直隶总督。直隶总督负有拱卫京师之责,为清廷总督之首。但曾国藩心知肚明,慈禧升调自己,离开江南去往北方任职,真实的目的是将自己与湘军隔离,彻底剥夺自己的实权。让曾国藩以及慈禧太后意想不到的是,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遇到了天津教案。而且,曾国藩很快要成为他两江总督的继任者马新贻离奇被刺案的审案官。

    在京师觐见慈禧的马新贻,本来是浙江巡抚升任闽浙总督,但已经接受了慈禧的秘密任务,马新贻再次从闽浙总督任上调任两江总督,同时兼通商大臣。对自己将走到生命尽头的火箭升迁,马新贻并不觉得幸运。在赴任闽浙总督之前,马新贻在觐见慈禧之时,已经知道将有这样的结果。可悲的是,马新贻已经预料到自己从此踏上了死亡之旅。在离京赴闽之时,马新贻乞假回乡,不但祭祖,而且对自己将有可能遭遇到的结果对兄弟们作了交待。

    果然,转任两江总督之后,虽然马新贻马上以“保境安民”为由上奏,迅速选练精兵,同时沿续一贯施政方针,对境内恩威并用,抚剿兼施,对任内发生的安庆教案以作了强硬处置,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但马新贻预料到的命运结局很快到来。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六日,在两江总督官衙旁边的阅兵场,马新贻被一位叫张文祥的人,在众多护卫的严密保卫之下被刺,次日身亡。

    奇怪的是,封疆大吏被庶民手刃,接到奏报的朝廷态度明显异常。虽然慈禧谕令“加紧破案”,但对参审官员上奏的“凶手报复杀人”不置可否。表示“不胜骇疑”的同治帝、亲自出面的慈禧太后,不断派出漕运总督张之万(晚清四杰之一张之洞兄长)、刑部尚书郑敦谨,以及急令直隶总督曾国藩迅速回任两江总督,严旨“此事案情重大,断不准存化大为小之心,希图草率了事。”其势盛大,状若掀天覆地。

    “督臣遇害,疆臣人人自危,其中有牵掣窒疑之处,应派亲信大臣彻底根究,勿使稍有隐饰。”给事中王书瑞在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中上奏,代表朝臣希望深挖凶案幕后主使、严惩凶犯的决心。

    虽然后来广为流传的刺马案由,包括“马新贻勾结回族暗中叛清”在内,分别有不同版本,但最后仍然以最初结论结案:“凶犯张文祥曾从发捻,复通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剿办南田海盗,戮伊伙党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曾于马新贻阅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忿恨。适在逃海盗龙启法等复指使张文祥为同伙报仇,即为自己雪恨,张文祥被激允许。该犯旋至新市镇私开小押,适当马新贻出示禁止之时,遂本利俱亏。迫念前仇,杀机愈决。同治七、八等年,屡至杭州、江宁,欲乘机行刺,未能下手。本年七月二十六,随从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

    其实,马新贻并不认识张文祥。在马新贻被刺伤重,临终口授并由嗣子马毓桢代书遗言中,马新贻对事件经过有详细描绘:“行至门口,突有不识姓名之人,以利刃刺臣右肋之下,深至数寸,受伤极重。臣昏晕数次,心尚明白,自问生理……而现当边陲未靖,外患环生,既不能运筹决策,又不能为海内弥无形之祸……”

    正是这封记载无误的遗书,透露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马新贻的遗书中说他不认识刺客,那么最后结案的描写就是子虚乌有。最重要的是,马新贻在遗书中说的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他对没有办好慈禧太后交待给他的事,表示愧疚。”那么,是什么事让马新贻死不瞑目呢?

    原来,在曾国荃攻取“天京”之后,曾氏兄弟不仅没有上交传说中“天王府”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而且让“伪幼主”洪天贵福逃脱,慈禧太后曾直接降谕旨给曾国藩要求彻查天京金银下落:“卿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有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追缴天王府财宝、搜剿漏网伪幼主都是慈禧太后逼使曾国藩“自觉”裁撤湘军的手段。

    裁撤湘军之后,失去了约束的前湘军又变成了让朝廷头痛的乱匪,而且遍布整个南方上至督抚下至干员的官吏,都是湘军出身,其势力还不可小觑,慈禧太后只好重新祭起曾国藩这面湘系势力的大旗,让他出面压住阵脚,并且试图彻底铲除曾氏,让晚清朝廷不再担心这股能够剿灭太平军的汉族力量。

    曾国藩的湘系势力,更不能让朝廷抓住湘军贪腐作乱犯上甚至图谋不轨的证据。竭力退避的曾国藩,本着忠君报国的根本,裁撤兵力,交出权力,但他的手下,不一定都与他一样心思,所以在发现马新贻替慈禧收集湘系把柄时,便不惜一切代价刺杀了马新贻。

    马新贻被刺,等于湘系势力与满清朝廷的权力抗衡,在曾国藩和慈禧这两个都善于玩弄权谋的高手面前摊牌,他们经过几番角度,不得不互退一步。曾国藩不想最终以“谋逆”罪名枉废一生清白,腾挪躲闪,遮掩敷衍,“判定”凶手张文祥因“个人恩怨”报复杀人;慈禧太后不希望把曾国藩湘系势力“逼上梁山”,导致本就动荡不安的朝政再添劲敌,勉强同意结案。

    替慈禧太后卖命沦为牺牲品的马新贻,在明显得罪湘系势力的情况下,最后由曾国藩出面,奏请朝廷赐恤,赠太子太保,给与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端愍,入祀贤良祠,在生前为官之地分建专祠。马新贻成为慈禧偷鸡不成蚀的把“米”,而没有叛乱称帝野心的圣人曾国藩,让办事认真踏实,而且忠勇有才的马新贻,终于没有被历史忘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与慈禧太后的权力抗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ju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