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优秀背后的绝望|未被满足的自恋需求(转载)

优秀背后的绝望|未被满足的自恋需求(转载)

作者: 苍穹之下的沙粒 | 来源:发表于2021-06-15 12:04 被阅读0次

        这是一位优秀女生的自白,我做了一些修改,引用在这里:

        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妈妈告诉我一定要优秀,超过别人。

        在我还不完全明白优秀的意义之前,我看到了我亲爱的家人脸上的笑容和光彩,于是,我不加思考地接受了这种观念。家人开心的笑容是我努力的方向,渐渐地我越来越在乎别人是否喜欢我,慢慢地这成了我唯王一追求的目标。

      在追求优秀的路上我已经停不下来,偶尔在一个人独处时,我感受到内心的空虚、孤独、疲惫。但我不会过多停留在这种感觉里,很快就会在自我激励中平静下来,投入下一次努力。

        我也有调节不了的时候,此时往日的璀璨在我看来也变成了黑不见底的深邃,会害怕,感到无助,却从来不会说出口。

      身边的事物渐渐在我眼中发生了变化,家成为华丽的废墟,父母也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不自觉地远离人群,我害怕他们看到我内心的荒芜,骄傲背后的虚弱,我在内心拼命支撑着那个美丽的童话。我内心越压抑,我外表越孤傲,同学朋友渐渐远离了我,我无力地看着这些发生,口不能言,我选择笑而不语。

        我渴望一个能倾听、能理解我的人,身边没有一个能看到我的人。我的生活已经有太多的遗憾,但相比在别人面前展现我真实的一面,我更想去修补完美。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情感,在《黑天鹅》这部电影中有更为精彩细腻的表达:

    女主人公妮娜内心体验的好和坏被分裂成两个不相容的部分,这在她成长中一直未能很好地整合。

    所以妮娜一直在别人眼中是个纯洁的白天鹅的形象,当现实需要她诠释黑天鹅这个邪恶的角色时,她人格被压抑的坏的部分无法展现,她有完美的动作,但缺少灵魂的感染力,无法整合“坏”的部分成为主人公痛苦的来源。

    在强大的压力下,孤独无助的她穿梭在现实与幻觉中,面临着极大的痛苦,精神到达崩溃的边缘,在混乱、恐惧、失控的状态下努力寻找着那个完美,用生命完美演出之后时,妮娜从台上跌落。

    此时,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感受到了完美。

    这是哪种表达呢?

    是体验到了终于整合了内心分裂的好与“坏”的欣喜的完美,还是觉得再次完美完成了一个功课的完美呢?

    我希望是第一种,但是我却更相信第二种可能。因为没有真正被接纳的过程,整合也无法发生。

    妮娜在她的强迫性重复的命运中挣扎着,当一个人被“好”困住,绝望就伴随而来。由此产生“还是我不够好”的念头被强化,然后用不断填补的行为维系着“好”的感觉。但是,当这样做时,同时增加的还有绝望的分量,以及只有自己最能感受到的极度的恐惧。

    绝望源自内心总觉得“我不够好”的恐惧。

    这种需要是何时产生的呢?

    让我们回到一个人诞生时,回到生命源头。

    「“无所不能”的“婴儿陛下”」

    小婴儿是个了不起的小东西,看起来柔柔弱弱,却是个拥有着神奇力量、充满主动性和活力的生命体,他非常聪明也有办法影响身边的环境。看看吧,在他出生前,大人们就早早为他的降临做充分准备,严阵以待,出生后更是紧密合作。小婴儿成为一个中心,大人们则围着他团团转。24小时的全天守候,这样还远远不够,人们很容易被这个小东西吸引,放下身架,为了获得他的笑容的奖赏,都努力使出十八般武艺讨他欢心。而那个小宝贝,对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习以为常,对大人的高兴或疲惫无动于衷。这种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姿态,被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描述为——“无所不能”的“婴儿陛下”。这是人类早期的原发性自恋。

    对于婴儿来说,这种自我中心是正常的。在人的生命的越早阶段,这种“我是一切的中心”的感受越重要。当母亲能够配合婴儿的发展,提供足够好的对婴儿身体的照顾、恰好的情感回应,就可以让婴儿慢慢地从这种自我中心的状态中出来,像得到足够营养发育成熟,自然会破壳而出的小鸡,一步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愿意接触更多人,走更远的路。当然,这里离不开妈妈或早期照顾者的功劳,我们假设这里的妈妈是个能关照到孩子的需要的妈妈,那么,这个孩子就得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无所不能带来的安全感,这将对他的一生都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妈妈发自内心的赞赏这个孩子在这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赞赏对年幼儿童的重要性」

    赞赏不只对婴儿和幼儿很重要,成人也有从某人处获得赞赏反应的持续需求。

    “我需要被认可。”(说话的人满脸沮丧。)

    “你已经很好了,很多人都不如你呢?”

    “我知道,我有时也这样安慰自己,但没有用,我还是想被认可。”

    “好吧,现在已经认可你了,你为什么还不高兴。”

    “我高兴,但我发现那只能持续一会,我还是不相信我是真的好,哎,也许是我不够自信吧。”

    被认可简直如同一个循环重复的魔咒,看上去很美,却如同西西弗斯的命运,每一次的成功就紧接着失败的来临,这件事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可成为提升自信的途径、人生的目标,但命运似乎总是掌控在别人手中,这样的人生真是令人绝望啊。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会在一段时间内渴望着被母亲认可喜爱的眼光,从这种眼光中感受到“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在这种爱的目光的关注下他学会走路、吃饭、穿衣,唱歌,看书,游戏。

    被赞赏,在自体心理学里,有更为传神的名字——镜映,即父母对子女的正向反应,能反应子女的自我价值的感受,并逐渐成为孩子的内在自尊,它支持孩子“我是完美的,并且你是爱我的”这种对自己、对世界的感觉,这使儿童在即使没有他人的认可时也能发展并维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负。

    这种被镜映的需求在自尊的发展上是不可缺的,它是健康的企图心及自我价值感的动力源泉,会被内化为孩子更高形式自恋的基础,包括创造力、幽默、对自我价值及健康企图心的正向接纳。

    一直以来,自恋都带有贬义的色彩。但科胡特提出,人在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而且终生都会保持这种自恋的需要。人的自恋都会在病态的自恋到健康自恋这个连续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过度的自恋,夸张到脱离了现实,给个人带来不能适应的痛苦的才是不健康的。

    「绝望源于早年不被恰当反应的环境」

    这个环境首先是妈妈(或养育者),如果父母长期无知且粗暴地对待孩子的早期需要,就会带来以下这些令人伤感的现象:

    1. 孩子会对之后暴露于没有同理的环境感到恐惧,总是感到被孤立,甚至不敢求助。

    一个男孩给我讲过他初中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的经历,当被人误解拿了他人东西时,他的解释没有人相信,过去的被忽视的感受立即被击活。在他的感觉中,其他人是在一起的,并且一起来针对自己。但是这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他的好朋友也不能在那时理解到他的感受,他感觉彻底地陷入了孤立无助中。

    2. 或是转而满足父母,长大后变成从满足他人的需求中得到一种虚假的价值感——这种与真实自我分离的感受常常使人陷入惰性、忧郁和绝望中。

    正常情况下,孩子可以享受父母的照顾,但如果他们从父母那里得不到他们想到的回应时,他们就会转变方式,通过一些方式去努力引导父母看到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不是那个总是“错”的人。这种方式会通过观察父母的反应得来,看看什么能让父母开心,得到夸奖,如:学习要好,要做个顺从的孩子,要变得优秀让父母有面子。这造成了许多孩子的悲哀,因为每个孩子都痛恨为了顺从父母不得不牺牲自我的生活方式。被嘲笑的经历会剥夺儿童的夸大的需要,好像那是件羞耻的事,儿童用精巧的否定或压抑来掩盖自己这种需要,容易形成受虐的行为。其实,美和丑,对和错的区分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标准来自“孩子从妈妈的眼中看到自己”是不是被爱的。因此我们看到各方面拥有很好条件的人仍对自己没有信心,而看起来很一般的人却活得自信而快乐。

    早期的缺失带来之后长时间的补偿的需求,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就想之后从老师、从领导那里得到,但内心却早已认同了“我是不好的”这个声音,想替代它又谈何容易。既害怕去成为“好”的那个人,因为这不过是一直以来是用顺从换得的“虚假的自我”。当被赞赏来临时,不敢相信,仿佛那赞赏背后有着更大的要成为“好”的要求,这反而成为另一种束缚,将自己夹在中间动弹不得。这一切,只有当找到真正的自我想去的方向时,这个“死循环”才能解开,这真是一个复杂又需要耐心的过程。所以,妈妈(或养育者)的作用对于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恋就很重要。她要能放下自己的需求,同调于孩子的感受,镜映他的企图心与成就。但是,如果,妈妈持久地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小孩就会变得沮丧、愤怒。如果一个婴儿因为肚子疼哭时,他的妈妈坚持把奶瓶硬塞在他嘴里,并归因为这个婴儿很难养时,我们可以想象婴儿的感受,这可能会变成当他长大工作后,努力做好一个报告交给老板时,老板面无表情地接过而没有任何反应时,他心理上感觉到“我不好”的相同的绝望感受。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内容是很重要的:

    1、放下自己的需求,试图了解、平静地回应并同理孩子的需求。

    2、涵容孩子的感受,对孩子不当的情绪视为一种可理解的反应,回应孩子的冲动,虽然孩子会让你伤心生气,也不会还击或报复。

    3、母亲或母亲角色必须持续存在,提供稳定可靠的爱的关系。

    4、随着孩子长大,接受与孩子的距离拉开,持续提供企图心、安抚、自尊的维护和调节的功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秀背后的绝望|未被满足的自恋需求(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kz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