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性热爱万物,爱晚秋江水上的凉风习习,爱百花万紫千红娇艳夺目,爱冬雪皑皑 肃杀茫茫天地间,爱秋月如钩如眉如盘夜空高悬。爱甜甜的笑爱挺拔的身姿或温婉或飒爽或刚毅或儒雅的一切人间美好。目光所及寻找美好,心之所向期待美好。
二哥总是对我说:“你的身体最重要,身外之物无所累。”大哥总是感叹:“你的成长太慢太慢。”兄长们的嘱咐和期待各不相同的大概也和他们的人生际遇相关。每个人总能在自己走过的路上看的清清楚楚,总会把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经验分享给自己重要的人,唯恐他们走了弯路。青春期在成年的世界里张望的小孩需要,走过小半生的小妹亦需要。可是长长的路呀,最终还是自己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一步一步踏过才知道哪条路更适合自己。哥哥看着我叹息,我看着我的学生叹息,命运像是一个轮回,我射出去叹息的弹丸正中自己的眉心。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季节轮回岁月更替。春日里泥土细细耕开,饱满的种子均匀洒下,期待雨水的润养,等种子生根发芽。在晨风里听禾苗刷刷地抽节生长,一天一个新模样,成片的庄稼鲜活滋润,在阳光下哗哗笑响。在骄阳中光合作用不断成熟生长,将金色的阳光吸收化成丰收的模样,秋日里的麦浪如海浪煞是喜人,映照耕种者的笑脸,甚是妙也。这是想象中的美好,就像我和我的学生们,我哐哐讲他们哐哐学,不但能全盘接纳吸收还能迁移运用举一反三,如我所学愿者十之二三。好吧,如果我是学习者我承认我应是另外的十之七也。小时读过一篇文章叫《稗草》稗草生在禾苗中,终其一生没有如愿结出耕者想要的沉甸甸的麦穗,长不出麦穗不是稗草所愿,只是辜负了一番期待,愧也。
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另一人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他们说从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除非你穿着他穿过的鞋子,走过他经过的路,摔过痛过,磕绊过被荆棘刺伤过,经受过孤独忍受过伤痛你才知痛为何物。不然所谓的同理心多是靠想象,而想象又何其虚幻。有长者问:何以此目凝视彼,不若此目凝视此,此一时彼一时,彼是彼此是此,彼此无一同。蚂蚁能看见受伤的黄蜂,却无法看见巨木被寒霜伤冻。即使看见,以何悲悯,那是僭越。夏虫看不见冬冰凌冽,只恨岁月太短时光清浅。认知有高低圈层有壁垒万物有尺度,不逾矩不妄图,我们在既定的规则里圈层里摸索前行,小心翼翼又坦然前行。
苏轼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们皆是岁月长河浪头里的一滴水分子,千古悠悠万事休,英雄红颜将相与民众俱泯黄沙,最大的区别便是有人千古传唱他们的故事讲了又讲,有人一言以概之—众人。不到终点不知尾调为何,不到盖棺不知定论为何。那就去做些什么吧,反正都要走到终点咬咬牙又何妨。家里人戏言,又乖又白的小鱼儿。说人话!!又弱又傻。还是说鬼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