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会相信,如果你有1000万的仓位,不到一天注定爆仓,“元凶”正是资金费用。
资金费用自出道起,就美名其曰是“永续合约市场的‘协管员’”,用来平衡多空情绪,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回归现实,已经有资深玩家发现了资金费用的“真相”——投资者看不见的“仓位杀手”。
为什么你“没看见”这个“仓位杀手”?
资金费用,一般也被玩家称之为“持仓费”“过夜费”,资金费用的机制说来话长,也不太说的明白,而你需要关注的就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收费问题。
通常来讲,交易所一般会根据多空博弈实时计算一个资金费率,以此来针对投资者仓位进行周期性收取,一般每天2到3次不等在多空双方之间进行费用交换,这意味着你每天除了要交手续费,因为“资金费用”还面临几次额外费用的缴纳。
“不过收取不足千4的幅度,是小题大做了吧?!”的确业内通常把资金费用控制在(-0.375% ~+0.375%),看起来无足轻重,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真相并没有被刻意隐藏,而是被忽略了,你为什么“没看见”?因为“资金费用”有两个优秀的“掩护”——杠杆、维持保证金率,杠杆让你忽视了“资金费用”的凶险,而维持保证金率帮助“资金费用”堵住了仓位的退路。
下面我们就慢慢讲你的“仓位”是如下在“杠杆”和“维持保证金率”的掩护下,被“资金费用”一步步杀死的。
资金费用变身“仓位杀手”全记录
前几日朋友老白在BitMEX(BM)交易XBTUSD(即BTCUSD)永续合约时,大饼价格并未到达自己的强平价格,但自己却被爆了仓。为什么没到强平线,仓位却爆了?这么匪夷所思的惨案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借此来一窥“资金费用”伙同“维持保证金率”“杠杆”的“作案全程”。
举例复现,假设老白以限价10000USD的价格,100倍杠杆,买入8000张XBTUSD合约,开启逐仓保证金模式,并一直持有,爆仓前经历了两次资金费用交换,资金费率均为0.3%,我们可以做个简单计算:
仓位价值=8000张*1USD*1/10000=0.8BTC 原始本金=仓位价值/杠杆=0.008BTC
2次资金费用=仓位价值*资金费率*2=0.8*0.3%**2=0.0048BTC
交换两次之后的剩余本金(占用保证金)=0.8BTC/100-0.0024BTC*2=0.0032BTC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2次资金费用就“杀掉”了你原始本金的60%(0.0048/0.008*100%),
在此之前你一定没有想过,为什么?因为“杠杆”成功帮他打了掩护,而你对杠杆的记忆只停留在了开仓那一刻,现在或许你才明白,当你准备依靠高杠杆来获取高收益时,资金费用也在利用高杠杆来掏空你的本金。
然后,记住剩余本金0.0032BTC这个数据,这是守住仓位的最后防线,也是资金费用得手的临门一脚。
决定仓位生死的规则是什么呢?表面是强平价格到没到,实际本质是可用保证金(逐仓模式下即剩余本金)是否能够满足维持保证金下限,拿什么指标衡量这个界线呢?资金费用”的另一个掩护——维持保证金率,这个决定了你维持仓位存活的剩余本金临界值。BM平台上BTC永续合约品种的维持保证金率是0.5%。那么老白的维持保证金额度的下限就是:
维持保证金下限=仓位价值*0.5%=0.8BTC*0.5%=0.004BTC
结果已经呼之欲出,很明显,经过两次资金费用交换后,其剩余本金0.0032BTC已经低于其维持保证金下限0.004BTC,依据规则仓位就进入了爆仓流程。
至此,“资金费用”伙同“维持保证金率”“杠杆”的“作案全程”已经完全复现。回想此前,你居然接受了资金费用是“协管员”的设定,更可笑的是你一直视杠杆和维持保证金率为“小白兔”。这个逆转真的不愉快。
这个“仓位杀手”有多凶残
当你终于接受了“协管员”是假面的“仓位杀手”这个残酷事实后,你恐怕还没意识到这只是冰山一角。在“杠杆”和“维持保证金率”的掩护下,你会发现“杀死仓位”已经变成速度与力度的比拼,给投资者带来的结果就是爆仓的速度越来越快,爆掉的仓位越来越多。如果觉得笼统,我们再做个简单计算。
以BM为例,假设你进行如下合约操作:
方向:做多
持仓量:100张(1张价值100USD)
保证金模式:逐仓
资金费用:每天收取三次,资金费率为0.3%
维持保证金率:0.5%
不考虑行情以及任何其他费用
那么依据杠杆的不同,我们得出了不同的爆仓周期: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23100/ab99a81d4a2a5d7a.jpg)
可以看出,一个价值10000美元的仓位,不考虑行情和手续费,10倍杠杆可以撑12天,20倍杠杆可以撑5天,100倍杠杆呢?!答案是——只能坚持1天。没想到吧,在你选好了杠杆、接受了维持保证金率的设定后,你也为你的仓位选好了“死期”,同时也帮资金费用确定了“作案手法”。
毫无疑问,“维持保证金率”和“资金费率”设计得越高,你选择的杠杆越高,爆仓的速度就越快。抛开设定,回到现实。有的设计者可不怎么友好,来看看有些交易所怎么设计这两个参数的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23100/a3bdac926b485a2e.jpg)
以上数据取自其官网的产品介绍或费用记录,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发现:
BitMex的资金费率居然到过0.5%,也就是说每交换一次资金费用要扣掉本金的一半。
OKEx的维持保证金率居然最高到93.5%,这意味着你加不了任何杠杆,一加即爆仓。
Gate.io虽然在两者之间,但维持保证率也是达到了0.5%的5倍。
去掉极端数据后,我们来取三者中的临界数据:维持保证金2.5%、资金费率5.0%,重新评估杠杆和爆仓周期的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表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23100/d1964e13e4b89c34.jpg)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这样的设定下,仓位最多也就撑16个小时(一般每8小时交换一次资金费用),并且根本不具备开50倍和100倍条件。是不是更寒心了,有些规则设计者们居然等不到你的仓位焐热16小时就想下手了,而他们不设50倍、100倍的高杠杆的原因,并不是不愿意,而是已经被这些优先设定绑架了,不方便了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谋利无可厚非,但底线应该在哪儿?“韭菜”不同于不会思考的芦苇,至少在洞悉了“资金费用”的真面目后,趋利避害也无可厚非。
说到这里,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亚洲地区首推永续合约的58交易所,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待见“资金费用”,以致于早早就彻底弃用。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也是业内唯一一家“放弃资金费用”的永续合约平台。
加入社群,请联系金牌小秘:Echo-jinpaixiaomi
下载APP/商务合作/联系我们,请百度搜索“58CO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