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星期一晴5℃~17℃.
虽是寒冬,但今日的气温却回了春。
稍一运动,人就要冒汗,脸蛋也红润了起来,我脱掉了毛皮鞋,消除了脚下的火球。
大地,一派暖意洋洋的气象。
晚上,老家岭下全屋微信群也像今天的景象,热乎乎的,非凡的热闹。
热点的确很多,我选择一个看点,留个脚印,做个纪念。
我们一起来看:
忆 童 年
方成华
稚幼童年性野狂
兄弟同龄玩耍忙
爬树打滚游水库
捕鸟抓虫牛草房
屋前屋后穿小巷
当午砍柴赶回庄
左邻右舍打天下
独霸一方山大王
儿时美妙成追忆
转瞬人生已夕阳
这首诗的作者是兄长方成华。他是我学生时代的兄弟+同学;他是我今生的兄弟+挚友。
我欣赏着诗句。
欣赏着,欣赏着,勾起了我一滩子美好的回忆……
老家岭下反背有个小型水库,修建于1970年。因其靠近里鲁,故取名里鲁水库。
对于十分缺水的老家岭下来说,这个水库成了我们早年学生时代的天然游泳池。
没有这座水库之前,我们穿着裤衩的队伍,每逢酷暑季节,总是一大伙一个伙扑鸭子的扑到岭下的水沟深当,衣一脱,手两划,脚几弹,水花溅满了岸上的衣服,我们在水里释放着童年的快乐。
水库建成了。水面蔚蓝蔚蓝的颜色,倒映着我们闪动而调皮的身影。
我们从水里冒出来,一个个浑身挂满着水珠,赤条条的,赤条条的,疯狂冲向目鱼山,死死地盯住了地上那片绿色。
我们正在蚕食着满地的花生。
突然!目鱼山对面岭庭的路上,有人在咆哮,有人在怒吼!
扭头一看,原来是里鲁瘦长瘦长的成年人阿齐。
看见我们扯他的花生,阿齐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一股脑的抱走了我们的衣服。
我们一个个都是光溜溜的呀。衣服没了,怎么办?怎么办?
像野猪下山,扑向大坝,我们去捉阿齐。
去捉阿齐?我们是小孩,而他却是年富力强的男子汉。一比较,力气悬殊大。有人在畏畏缩缩的思考着,打退堂鼓。
我的胸襟很大,天不怕,地不怕。大手一挥,喊着,冲啊,去捉阿齐呀……
阿齐闻声,加快了步伐,我们紧跟其后,周旋着尾随。
追至大坝下转弯山咀处,阿齐的人影不见了。
不妙!我们的心往下一沉。再不急中生智,真的要光溜溜回家。
说时迟,那时快。我手握一个大石头,猛力向前抛去。咣当一响,正好打在阿齐的身边。
阿齐被震得停下了脚步。
面对面的较量,经过我们的智取,阿齐最终屈服了。
说起岭庭,这里是我们终日疯疯打打的地方。
比丢石头,在这里。经过无数次好多年的比拼,这个项目我第一。
比摔跤,在这里。有一次,阿起跟我玩,我一个猛力用上,阿起被甩出去五、六米远,爬起来后认输。
比翻滚,也在这里。我们两人一抱,合二为一。从上向下滚,滚呐,滚呐,不怕死的滚呐,滚到了地底边的柴桩,抵住了,然后,反反复复的笑上,又笑下……
一次次,一年年,我们玩累了。再钻进森林,三下五除二的,扛上了一大捆,肩到家里,父母露出了笑脸。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老家岭下人,扳起指头数,方世流,方良柱,方成华,方良金,方良彪,方良引,方良军,方忠传,方忠谋,方金留,方良起,方良浩,方平洋,方良杰,方良注……的确一大群。
我们像一支队伍,而且训练有素。在无数次的较量中,三里赵,芭蕉源,大港桥,里鲁,外鲁……方圆数里之地,我们打出了团结,我们打出了力量,我们打出了岭下人的威风。
一晃,几十年过去。我要退休了。
现如今,我又像学生时代一样,惦记着老家岭下的团结,惦记着岭下的力量,惦记着岭下的雄风……
这一天,我认认真真仔细品味着"独霸一方山大王"诗句的含义。
网友评论